首页>>所有
【二十四谜品】碧剔第二十四(顽石斋)
发表日期:2016-9-16 17:09:56 阅读人数:404添加收藏

画正以斜,似圆实方。风云变态,万法无常。
剑走蜻蛉,兵度陈仓。班输之锯,李春之梁。
是新非异,是妙非狂。谁解其味,满纸荒唐。

  此篇之“碧剔”,非“碧绿剔透”之意,“BT”之意也。所谓“BT谜”,乃网络上对“变态谜”的简称,专指那些思路奇特、不拘常法之灯谜。这些谜作,或谜目别解、谜格别解,或面目混淆、故意露春,或符号入谜、外文入谜,不走寻常路,令人脑洞大开。以传统谜法看往往是病谜错谜,求诸深层谜理却若合符节。周问萍先生曾言:“谜无常法,然可以清奇,不宜于怪诞。”我则以为,“BT谜”虽然怪诞,却如李贺之诗、达利之画、高更之建筑,怪诞之中,蕴藏着一种别样之美。

1.当了头把手,目中便无人(红人)扫红    作者:黄毅(777)
注释“当了头把手”是离合拆字,“当”字“了结”掉“头”上的部分,还剩“彐”字;再把上一个“扌”(提手),合为“扫”字。“目中便无人”的“目”别解为“谜目”,意思是谜目中没有了“人”字。本谜的谜目是“红人”(即“红楼梦人物”的简称),“红人”中去掉“人”,余“红”字。合为“扫红”。
评析谜目与谜面、谜底,乃灯谜的基本要素,鼎足而三、各司其职,不可或缺、不可混淆。而此谜之与众不同处,在于用“目中无人”四字,将谜目引入谜面参与别解扣合,“红人”“无人”,得出谜底“红”字。斯谜一出,争议四起。毁之者谓之有病,誉之者谓之创新。“有病”的表现,外在面目模糊,内在功能紊乱也。“创新”的表现,跳出少陵窠臼,别出文章机杼也。毫无疑问,我是持后一观点的。初读此谜,便沉醉于这番创新与变化之中,如读阿加莎之推理探案,构思异想天开,情节出人意表,逻辑却谨严精准,回味更妙趣无穷。紫菜(吴一鸣)曾作“嫁入豪门,引人注目(唐诗一)高适”,面中“引人注目”,却是引“人”字注入谜目之中,将谜目由“唐诗一”变为“唐诗人一”,以扣高适。如此变目,到底算不算目底不符,可以见仁见智,但与“扫红”谜相比,同样面目不清、同样功能混搭,不同的是前者由目而面,后者由面而目,倒是相映成趣。

2.“玉垒浮云变古今”(唐诗目,遗珠)琴台    作者:林丰来(楼得月)
注释谜面出自杜甫《登楼》,谜底《琴台》亦为杜甫诗作。此谜为成句离合法,谜面中垒上“玉”字,飘浮“云”字,再变化“古今”二字,可得“琴台”,还多一个“丶”。“遗珠”本为谜格,谜底应为三字以上,任意去掉一字与谜面相扣,此处不做谜格解,而做“谜面加注”解,“遗珠”别解为遗失掉一个“点”(珠),遂将多余的“丶”去掉,得出谜底“琴台”。
评析“谜面加注”是一种有趣的灯谜技法,虽为谜界常用,却有不同认识。《中华谜语大辞典》将“加注法”解释为“拟成谜面以后,扣合底意尚觉不够完整,而又无法在谜面上加字词补救,另行加注之法切底”,如“小沙弥(此谜出丑)猜唐人一:牛僧孺”。柯国臻先生却有不同理解,认为加注法应是“旁缀别注,关切谜意”,前述谜例本是“衍销法”,是属于对“加注法”的乱用。不知柯先生若尚在人间,见到楼得月此谜,会是一声称赞还是一声长叹呢。其实以我看来,灯谜的所谓“法门”,并非事前的规定,而是事后的总结,但凡守谜规、施谜法、有谜味,即可成谜,大可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名称分类。谜面加注,本就是为故布疑阵,“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如今楼得月以格作注,令谜格文字参与谜面离合,别解之上再作别解,幻变之中另有幻变,疑阵之外更布疑阵,仿佛诺兰的《盗梦空间》,梦境醒来还有一层梦境,猜者浑不知身在尘世还是梦中,而一旦中鹄,方觉灵台澄澈、如梦初醒,实在是智力与趣味的双重享受。此谜余风所及,谜人亦有以“玉带格”扣“国”字,以“掉尾格”将尾字中的“口”去掉,更有喝风(汪麟)的“平反(回文格,二字形容词)吝啬”,回、文、格(口)三字均入谜底;亦有加注别解,如老鹰的“打开天窗说亮话(日用品,末字七划)透明皂”,也均破见巧思,但均难及琴台谜之精妙雅致。

3.互帮互助拆字谜(网络长篇小说书名)《一二一》    作者:张春福(飘零)
注释《一二一》,兰考笑笑生所著长篇小说,发表于起点中文网。谜面“互帮互助”,意为两个“互”字你帮我助,“拆字谜”则提示将两个“互”字拆开重组。“互”字拆开,为两横和一对单书名号“〈〉”;两个“互”字拆开重组,是四横和两对单书名号“〈〉”,组合便是“《一二一》”了。
评析此谜可堪“奇巧”二字。标点符号入谜,本是所谓“花色谜”的一种,有以象形法扣之,如“好!(体育项目)女子棒球”“()(西厢记句二)恰似半吐初生月、刚刚的打个照面”“与子水边期(符号冠名称)约等于≈”;有以会意法扣之,如“野草、边关(成语)茅塞顿开”“燃烧……(航空名词)着陆点”;而以增损离合法扣之,此前虽有,却一般多用于“、”,似飘零这般将汉字生生拆成了书名号的,却闻所未闻,实在是波谲云诡、匪夷所思。此其奇巧者一。以书名为目,竟然将书名号“《》”也纳入谜底,而且还参与离合,看似不谙常理,却又无可挑剔,实在是木屑竹头,皆有大用。此其奇巧者二。从“互”字的字形结构中,竟然能看出“《》”的影子,又能为上下四横找到“一二一”的底,实在是别出心裁、独具只眼。此其奇巧者三。真不知作者究竟是有怎样一颗玲珑七窍之心,才做得出这样一条玲珑奇巧之谜!

4.沿30度光滑斜面向上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木块质量为200克,重力加速度g取整数,求所施拉力是多少牛。(离合字)F=1    作者:李冲(八哥看铺)
注释谜面是一道物理题。用初中的力学知识可以算出,所施拉力为1牛(求解过程从略,有感兴趣者可以自行画图计算以验对错),用公式表达便是“F=1”。所谓“离合字”,是指谜底由两个以上的“子字”和一个“母字”组成,子字和母字组合起来,共同合扣谜面,譬如“女子好”“张长弓”等。此处谜底中的母字为“F”,拆开是一个“=”和一个“1”,组合成离合字“F=1”。
评析这是一条灯谜?还是初中物理?不但要猜谜底,还得计算拉力。已知质量角度,算来正好是一。拉力不用中文,写上字母代替。求解无需过程,写出结果答题。未料这个公式,恰符离合字义。区区两横一竖,竟能组合一起。作者慧眼如炬,发现个中奥秘。直接加个谜目,岂非就是条谜?一旦呈之谜坛,引来一片争议。或说简直胡来,或说别出新意。或说满是谜病,或说符合谜理。或说不雅不美,或说有味有趣。或说乱棒打死,或说应该鼓励。总之看法各异,评价趋于两极。我持后一观点,认为此谜成立。不但可以成立,而且足称佳谜。此谜甫一入眼,便觉惊诧不已。譬如新风扑面,又如异香扑鼻。形式闻所未闻,思路匠心独具。别解别得别致,离合离得离奇。跳出三界五行,开辟全新天地。既有物理之美,又有语文之趣。还有科普之功,三者融为一体。莫道不够雅驯,灯谜也是游戏。但能逗乐启智,何必寻章摘句?莫道不合传统,扣合自有妙谛。与时亦需俱进,题中应有之义。我劝谜界诸君,请向八哥学习。不必抱残守缺,勇于标新立异。多些争奇斗艳,花园才有美丽。多些进化突变,万物才有生机。多些包容理解,灯谜才有活力。多些创新创造,生命才有意义。

5.“我愿逆流而上”(离合字)to get her together    作者:吴健(扑克)
注释谜面出自歌曲《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谜底是以英文单词“together”为母字,将“together”拆成“to”“get”“her”三个单词,按离合字的要求,组合成“to get her together”。谜面“我愿逆流而上”,用启下法引出下句“依偎在她身旁”,扣合谜底。
评析离合字,顾名思义,参与离合的本应是将汉字。而谜友加以创新,字母、数字、符号均入谜参与离合。前述八哥“F=1”之外,虫子(吴波)以“皆为女性”射离合字“0个♂”,冬妮娅以“彻底沦为插足者”射离合字二“100%当小3”,皆是有力有趣的尝试。但即便如此,也还是在字形结构上拆分腾挪,未跳出“离合字”本意。而扑克这条谜,却是在保留“离合”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离合字”的外延做了拓宽,将母字由“汉字”拓展到了“英文词汇”。“together”,手术之后居然成了“to”“get”“her”三个单词,这是“有意思”之处;三个单词与母词连读居然成文,俨然是“有意义”之句;这个意思和意义,扑克居然找到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老歌为之配面,便成了“有意境”之谜。至于谜目是否要改为“离合英文词”,确实可以商榷,不过这种思路上的突破与创新,才是我真正力挺之处。

6.百思不得其解(金人一)奥斯卡    作者:陈瑜(陈芝麻)
注释谜人在标谜目时,常常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简称。譬如“红人”一般指“红楼梦人物”,“金人”指“金庸人物”,“聊目”指“聊斋志异篇目”,“七唐”指“七言唐诗一句”,“五常”指“五字常用语”等。此谜谜底“奥”别解为“深奥”,“卡”别解为“卡住”,“斯”为虚字,“奥斯卡”别解为“深奥得卡住了”,正是“百思不得其解”之意。而“奥斯卡”却并非什么“金庸人物”,真的是一座小“金人”!
评析毫无疑问,别解是灯谜最重要的原则,也是灯谜最基本的特征。所有的灯谜辞典、灯谜教程、灯谜著作,都说别解分为三种:谜底别解、谜面别解、底面双别解。而灯谜是由谜面、谜目、谜底三部分组成,为什么谜目不能有别解呢?这是因为,谜目是给猜者提供的线索,自然是越清楚越好,是不允许玩花样的。但灯谜又是“回互其辞”的游戏,如果谜目别解得简单清晰,既制造了智力谜局,又不至于把人彻底带到沟里,岂不更符合“辞欲隐而显”的特征么?芝麻这条谜就是谜人对谜目别解的尝试之一。“百思不得其解”扣“奥斯卡”,普普通通,妙处却在“金人”二字上。“金人”本是谜人对“金庸人物”的简称,这里却使用了本意,变成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如此别解,十分灵动。芝麻还有另一条谜“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五常一)马良,也是谜目别解,将“五常一”由“五字常言一”别解为“马氏五常之一”。当然,由于前述的原因,谜目别解一定不会成为灯谜的主流,甚至不会成为重要的支流,但滔滔大河之侧有那么一两条别样风景的小溪,应当也不算什么坏事吧。

7.二黑体胖心空虚(字)吕    作者:郝向阳(名嘴)
注释此谜为谜面别解。原应读为“二黑/体胖/心空虚”,断读为“二/黑体/胖/心空虚”,将“二”字变黑体,“胖”即加粗,“心空虚”就是变空心字,“二”就变成“吕”了。
评析曾几何时,谜面别解与今天的谜目别解一样,也是不被主流谜界所认可的。孙笃山《惜今轩谜话》说:“面上不当有别解。”谜圣张起南也说:“面用本意,底作别解,乃为谜之正格。”但谜人对艺术的创新和追求,总是不断打破传统的桎梏,面别解终于成为正统的灯谜法门。但放眼谜海,面别解的谜占比仍然不高,佳谜就更少。究其原因,应该是面别解很容易使谜面的意思变得支离破碎,影响灯谜的整体审美。名嘴教授这条字谜也是面别解,而且是更为少见的谜面断读,虽然也有“支离破碎”之嫌,但我却非常喜欢,其原因主要不在别解的形式,而在于这极富想象、极具创意、极有个性的思路。我们不妨来脑补一下这个字体变化的过程:打开Word——输入“二”字——设为“黑体”——加粗——好吧,“胖”得不够,改为“方正超粗黑体”——在“文字效果”里设置成“无填充”“有边框”,——再来看看这个空心的粗黑体“二”字,是不是就是“吕”这个样子呢?这样妙趣横生的思路,配上精心构造的面别解,颇有成竹在胸、锦上添花之妙,正所谓:“运法时自能别具只眼矣”!

8.争先上学有劲头(日用市招,卷帘)スナック    作者:陈瑜(陈芝麻)
注释谜底“スナック”是日语,小吃、点心的意思,常见于日本小吃店门口,国内之日本餐饮店亦见。谜目“市招”,指商店招牌和招徕顾客的幌子等物。“日用市招”,本应指日用品的商店招牌,此处别解为日本人用的商店招牌。本谜为离合猜法,“争”字之“先”为“ク”;“学”字之“上”为“ッ”;“有”字和“劲”字之“头”分别为“ナ”和“ス”。卷帘倒看,即为“スナック”。
评析此谜是芝麻为2004年华清杯所做,当年在杯赛上招致骂声一片、砖头无数,在全部230条参赛谜作中得分排名211位。但我却一见心喜,刻记至今。前述BT谜,大多使用一种BT手法,而此谜却是综合混用各种手法,在十余字中布下三大迷魂阵,好似乱花渐欲迷人眼,令人拔剑四顾心茫然。第一大迷魂阵,中文拆日文。日文的片假名是由汉字的偏旁部首演变而来,因此用汉字离合,本就可以拆出日文来,只是如此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自然令猜射者如坠五里雾中。第二大迷魂阵,谜目玩别解。“日用市招”,不做日用品市招解,而解释为日本人用的市招,并以此提示底为日文,殊不知这等提示,需费猜者多少脑仁才能榨出一杯正确答案。第三大迷魂阵,拆字用卷帘。卷帘格以倒读扣合,一般只有会意谜才使用,离合谜是无所谓顺序的。而此谜之字形离合,正好与谜底顺序相反,用卷帘非常合适,但对猜射者来说则不啻又是一个歧途路标了。三大谜魂阵,正是此谜为人诟病之处,却也是其闪耀光芒之处。若非置诸华清杯赛中,仅以BT谜欣赏,虽是游戏之作,也是大有味道。

欢迎转载本公众号文章。转载请保持文章全部内容完整,并请注明作者及公众号。相关事宜可联系作者(微信号:wanglei7676)。

 

【编者按】经过王磊先生授权,中华灯谜文化网将陆续推出王先生历经十年,用心品读的佳谜感悟——《二十四谜品》,敬请谜友们关注! 

 


“顽石斋”微信公众号

原文地址

【二十四谜品】格调第二十三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