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二十四谜品】形象第十九(顽石斋)
发表日期:2016-5-11 10:42:10 阅读人数:844添加收藏

 

有声之画,无韵之诗。如闻桂落,如见琴思。
荼靡开处,燕子飞时。帘外风软,坡上春迟。
小径无人,一枰横之。谁家竹外,一雀一枝。

  苏轼评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能如此,灯谜亦然。前篇所谓“传神”,强调的是动态美,是那种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的生动感。本篇所谓“形象”,更想强调的是静态美,是那种物态毕现、如在眼前的画面感。这种画面感,或由拟面带来,或由扣合表现,有的像水墨国画,有的像风光摄影,有的像电影镜头,一经赏读,便定格于脑海之中,经久不忘。

1.柳芽儿睁开睡眼,油菜花处处开遍(六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六字)苏丝黄的世界
作者:李川(jockey)
注释《苏丝黄的世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部好莱坞电影,苏丝黄是电影主角的姓名。谜底由“苏丝黄/的世界”断读为“苏丝/黄的世界”,“柳芽儿睁开睡眼”别解“柳丝苏醒了”,扣“苏丝”;“油菜花处处开遍”扣“黄的世界”。
评析苏丝黄,实际上是一个名叫“Suzie Wong”的华裔女人。中译者发轫于先,给了这部好莱坞老电影一个很美的中文名字;制谜者巧思于后,用神来之笔,更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个与电影完全不同的美学世界。“柳芽儿睁开睡眼”,二月春风拂来,柳丝从沉睡中苏醒,这便是“苏丝”了;“油菜花处处开遍”,广袤的大地被无边花海所覆盖,触目处都是诱人的金黄,好一个“黄的世界”!浑然天成的谜底,加上用心构制的谜面,描绘出一幅多么形象的画面,让我仿佛再一次置身于三月的皖南,群山环抱,烟雨空濛,眼前是几树粉桃,几行新柳,身后是石板小巷,溪水潺潺。站在山岗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从山顶铺到谷底,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一片金黄之中,点缀着一二村落,黑瓦白墙,袅袅炊烟。阵风吹过,油菜花翩翩舞动,置身其中恍如置身仙境,而心,早已经醉在那一片轻黄澹绿的春色之中了。

2.榆柳屋前牛过水(植物)木樨
作者:黄冬妮(冬妮娅)
注释“榆柳屋”三字的“前”分别为“木”“木”“尸”,再加上“牛”和“氺(水)”,组成“木樨”。
评析此谜在冬妮娅的北派谜作中并非特别受到关注,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键就在于谜面所营造出的宁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场景。十多年前,我曾漫步在徽州的唐模村,两行齐整的徽派民居,中间是一条绵延的水渠,廊桥上游人闲坐谈天,水边有村妇浣洗衣裳,捣衣声不绝于耳。我在水街旁的青石板路上走着,突然见到一头水牛横卧渠中,彼时已近黄昏,夕阳在水牛身上勾画出一圈淡淡的金色轮廓,那种平静祥和的田园之美至今难忘。读到此谜,这幅画面便又在脑海中浮现。冬妮娅曾撰“打油燃灯”数则,将其七字谜面续成完整的诗词。这条谜面续成的是一阕《南乡子》:石井青苔,疏篱小径野花开。榆柳屋前牛过水,波光碎,凤尾迎风摇暖翠。于是又想起放翁的诗“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想起澄海坚匏老人曾有一谜“板桥曙色添牛迹(字)星”。在钱钟书先生看来,中国的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曙色也罢、暮色也好,诗词也罢、灯谜也好,这样的文字留给我的,岂止是恬淡疏朴的画境,还有归隐田园的心境。

3.独扫积雪雪未停(七字讨说法用语)还在下一个清白
作者:黄理源(原理)
注释谜底中的“还”原读为“huán”,意为“还给”,“在下”是“本人”“我”的谦称,谜底愿意为“请还给我一个清白”。本谜中,“还”读为“hái”,别解为“仍然”,“在下”别解为“天下在下雪”,“一个”解释为“一个人”,“清白”解释为“清扫白雪”。谜底别解为“还在下雪,一个人在清扫白雪”。
评析先看此谜之技法。“独”扣“一个”,“扫”扣“清”,“积雪”扣“白”,“雪未停”扣“还在下”,逐字扣合,交代得清清楚楚,且别解后底句大体通顺,并不滞涩。再看此谜之谋面。七字底、七字面,看得出必定经过一番推敲讲究,尽量避用冗字;结构上,底为三四,面为四三,通过语序上的刻意颠倒,求得面句的精微简洁、通顺练达。而最难得的是此谜之意境。谜面所呈现的,俨然是一张极简主义的摄影作品,白茫茫一片天地撑开整个画面,画中只有一个孤独的扫雪者。而简单的文字又给这幅摄影留下了诸般想象的空间:这个孤独的扫雪者,或是深夜仍在工作的环卫工人,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装扮新的黎明,平凡耕耘、奉献无声;或是脂砚斋笔下“扫雪拾玉”的凤姐,拖着沉重而艰难的脚步,在穿堂门前清扫残雪,晚景凄凉、落魄孤苦;或是清晨走出山门清扫积雪的寺僧,偶尔停下手中的扫帚,看着无垠的洁白,听着无边的寂静,物我两忘、五蕴皆空。这样的摄影作品,看似简单,却能迅速抓住人的视觉焦点;这样的灯谜作品,看似平常,却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4.道道川行折如练(张雨生歌词八字)就像带走每条河流
作者:林敏(谈笑周郎)
注释谜面“道道川行折如练”的意思是“一道道江河流过,弯来绕去,如同带子一般”。“练”是绢带之意。谜底出自张雨生《大海》:“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谜底别解为“就像一条条带子在走啊,每条河流”。
评析《中国国家地理》有一期的封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一幅莫尔格勒河的照片。莫尔格勒河是蜿蜒型河流的典型代表,号称“天下第一曲水”。它就象一条蔚蓝色的绸带,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辗转翻折,时而东行西走,时而南奔北进。由于河道常常会“裁弯取直”,河水时断时续、时深时浅、时隐时现,如一条条飘带在风中任意飞舞。当清晨的阳光洒下,弯弯曲曲的莫尔格勒河又像一条条闪亮的银链,和碧绿青翠的草原一起,构成一幅梦幻般的光影画面。读到周郎此谜,我便想到了莫尔格勒河,想到了这幅照片。而谜底又是如此熟悉的歌词,周郎在“带”字上轻施魔法,词性一变,再加上语序倒装,竟使底意凌空飞转,谜底中的“每条河流”由大海来到了草原,由哀愁变成了静谧,由心里转到了眼前。拟面再次体现出周郎的了得功夫,八字底,七字面,用字精炼,风骨遒劲,笔简意蕴,点染奇彩。与冬妮娅相比,周郎的七字自拟面平仄偶有不谐,文字的成熟度也略逊一筹,但别有一种质朴清朗的风格,读来酣畅通透,自得逸韵高标。

5.安静的小屋,桌上的晚餐,惜别的心情,和那最后的华尔兹(10字俗语)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作者:王磊(顽石斋)

注释“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为东北民谚,形容东北人民对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痴迷。此处“安静的小屋”扣“宁舍”,别解为“宁静的房舍”;“桌上的晚餐”扣“一顿饭”;“惜别的心情”扣“不舍”,“华尔兹”扣“二人转”,别解为两个人旋转着跳舞。
评析:天涯谜面是一首完整的现代诗歌,缠绵悱恻,悲伤感人。诗歌运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有叙事,也有抒情。镜头由远而近,开始是安静的小木屋,转而切换到桌上的晚餐,再到依依不舍的眼神,此时舞曲响起,二人翩翩起舞。曲中分明唱道:当岁月洗尽铅华,当往事随风飘零,请再次与我舞动这最后的华尔兹。美妙的旋律,我从不曾忘记,曼妙的舞姿,跟随你的步伐。过往的岁月,散落在你深情的眼眸。逝去的痕迹,深刻在我眼角的皱纹。记忆的源头,是你依稀温柔的笑语。时间的河流, 在我们之间轻轻淌过。最后的华尔兹中,这一刻永恒!欣赏完电影、歌曲和诗歌——《最后的华尔兹》,再来欣赏谜作。“安静的小屋”为“宁舍”,“桌上的晚餐”为“一顿饭”,“惜别的心情”为“不舍”,“华尔兹”为“二人转”,谜底分为四部分,几乎全是名词,但四段场景一加剪辑,立即成为一出精彩的电影,画面极富艺术感染力。当我读完此谜的时候,已经立即为之深深感动。以外国诗歌的形式拟面,以蒙太奇手法表现艺术魅力,如此新颖,如此大气,从古至今,一谜而已。
顽石斋注:这条谜其实来的很偶然,是2009年时我脚断了,躺在床上,以铁拐老李的马甲参加迎春杯,在群里聊天的时候临屏做的。从有这个思路到在群里敲出来,最多用了2分钟,然后10分钟内又三四次改面,居然就得了这么条大家认可、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的谜,想想倒也有趣。

6.“庵云作顶峭无邻”(教育机构冠量2+4)一所独立高中
作者:伍耿怀
注释谜面出自王安石《清凉寺白云庵》:“庵云作顶峭无邻,衣月为衿静称身”。谜底的“独立高中”原为区别于完全中学的高级中学,别解为“一所房屋独自立在高处中”。
评析先说底材。“一所独立高中”作为一个连缀式底材,实在是个好底。谋得这样的底不易,但由此底想到山巅古寺的思路却并不难。但若是一般人谋面,估计多是“古寺寒山上”“寺在方山顶”“蓬莱山顶广寒宫”这样普通的面,能找到“庵云作顶峭无邻”做面,真真不易。“庵”字呼应“一所”,“云作顶”与“峭”扣紧“高中”,“无邻”锁死“独立”,拢境之外更兼关锁甚密。伍先生选得此面,真不知是怎样苦心孤诣,捻断数根颚下须;又或是无心巧遇,得来全不费工夫。而谜面与谜底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山巅古刹图,谜面驯雅而谜底浅顺,谜面婉转而谜底干脆,谜面含蓄而谜底直观,谜面纤秾而谜底平淡,得繁简相宜之美、动静相衬之美、虚实相生之美。王安石所写,应该是南京清凉山的清凉古寺,禅宗五家之一法眼宗的发源地,伍先生所扣,已是泛指山顶房舍,而我品读此谜,却被这文字带去了异国他乡,来到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新天鹅堡。我曾两次去过这一城堡,它矗立在阿尔卑斯山脉南麓的一座高山上,四周群山连绵,脚下碧水温柔,山峦间时常云蒸雾霭,新天鹅堡在云雾里时隐时现,如梦如幻,既有高不可攀的距离感,又有触手可及的亲近感,宛如人间仙境。读谜如观景,寥寥十余字竟让我产生如此丰富的美学联想,这便是一条好谜能给读者带来的****奖赏吧。

7.“忽然飞上千峰端”(五字时间口语)顶多一个月
作者:吴波(虫子)
注释谜面出自杨万里《钓雪舟中霜夜望月》:“归来闭户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谜底中的“顶”别解为“山顶”,谜底解释为“山顶上多了一个月亮”。
评析山、月,都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常见的意象。高高的山顶上悬着一轮明月,又是多么美好的一幅图画。这样的意象和图画,在诗人眼中却有着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解读。“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在寒山眼中,这山顶之月是澄澈清净的明月,画出的是禅意;“卧看大月吐峰头,湖水空明一片秋。”在陈三立笔下,这山顶之月是苦冷孤寂的大月,画出的是悲凉;“归来闭户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到了杨万里这里,这山顶之月又成了撩人心思的娟月,画出的竟是一种相思。杨万里“溪边小立苦待月”,哪知“月知人意偏迟出”,故意捉弄他,跟他逗着玩。等到诗人赌气回到家紧闭门窗不再去看,月亮却又不知什么时候突然飞过了山顶。虫子捕捉到了这幅既有期待和喜爱、又有调笑和撒娇的画面,配上一个很有想象力的别解,特别是一个极富动感的“多”字,将月的“忽然飞上”,诗人的惊喜交加,刻画得惟妙惟肖。

  亦欢迎各位谜友推荐其他符合“形象”主题之佳谜,并烦请在下面(公众号)留言。本篇中配谜之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二十四谜品》之正文会陆续在本公众号(微信号:stone7676)刊出,有兴趣者可点标题下方蓝字“顽石斋”订阅,或关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关注。

  【编者按】经过王磊先生授权,中华灯谜文化网将陆续推出王先生历经十年,用心品读的佳谜感悟——《二十四谜品》,敬请谜友们关注! 

 


“顽石斋”微信公众号

原文地址

【二十四谜品】传神第十八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