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二十四谜品】天然第二(顽石斋)
发表日期:2015-12-6 14:23:10 阅读人数:462添加收藏

 

山横云淡,湖静无波。
古刹钟梵,蝉声与和。
迎风杨柳,出水芰荷。
淡妆西子,新浴宫娥。
不垢不净,无琢无磨。
羚羊挂角,寻之如何? 

  天然,是一种境界。但要到达这种境界,却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途径。有时候,天然是鼓浪屿上那块著名的猪肉石,形神必肖却无半点人力,这样的作品,需要作者有一双慧眼、一颗冰心,或许还要有那么一点点的运气,方能够无心插柳、妙手偶得之;有时候,天然又是玉雕中的神品——翡翠白菜,虽经作者百般锤炼、精心雕琢,却能不著一丝斧痕,尽得天然之趣,令人有巧夺天工之叹。

  1
  “枇杷花底校书人”(古国)巴比伦
  作者:黄冬妮(冬妮娅)
  【注释】谜面出自纳兰性德《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校书人”典出唐代名妓薛涛,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纳兰性德词中借指花下读书人。此谜为成句离合谜,“枇杷花”三字的“底”(最后部分)分别为“比”“巴”“化”,再“校正”着书上一个“人”字,得出谜底“巴比伦”。
  【评析】第一次读到这条谜的时候,作者没有加引号,我是当作自撰面来欣赏的。此时,已经为冬妮娅从“枇杷花”中看出“巴比化”的蕙质兰心而啧啧称奇,更为“校书”二字从拟面的意境到抱合的严密而赞叹不已。及至后来得知这是纳兰《饮水词》中的一句,对此谜的景仰更是无以复加。“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是何等情致,让纳兰容若吟出如此清水般纯净的句子;又是何等襟怀,令数百年后有冬妮娅其人,竟能化斯美文为离合佳构?此谜曾因一“底”字引起无穷纷争,究竟是正常创新、是白玉微瑕,或者根本就是病谜错谜,谜理固然需要探究和澄清,但从艺术鉴赏的角度,个人认为此谜是能够被当做成句拆字的经典之作来看待的。

  2
  秦淮月里棹西来(食品)榛仁
  作者:黄冬妮(冬妮娅)
  【注释】“秦”字直指,“淮”“月”二字的“里”分别为“亻”和“二”,“棹”字的“西边”为“木”,合起来即为“榛仁”。
  【评析】第一次去南京,颇不喜欢已失风韵的秦淮河。后来读书多了,看风景的眼光也发生了些变化,再去南京,伫立朱雀桥、走过乌衣巷、遥望香君楼,便能从中品出些当年秦淮风月的味道。这种欣赏,与其说是感受,不如说是遐想。今观冬妮娅此谜,合律,离合手法也十分干净,但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因为这面的意境几乎已经让我忘了我在欣赏一则灯谜。谜面只七言,却写尽了秦淮河上的浆声灯影,那是如笼轻纱的月色,那是烟霭朦胧的水波,看华灯初上,听橹声欸乃,总会让人忍不住地去回味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去遥想当年纷繁热闹的人和故事。虽只七字,竟一字不可易也。

  3
  但索面上做个肉铺,莫要打死了这厮(六字常言)只开花不结果
  作者:林敏(谈笑周郎)
  【注释】谜面仿施耐庵先生文字。谜底解释为“只打得他脸上开花,却别结果了他”。
  【评析】选此谜为“天然”之代表作,是为“开花”和“结果”二词的别解。不是“桃花依旧笑春风”,而是“打得你满脸桃花开”;不是“涧果青红正堪摘”,而是“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别解前,是植物的生态,青红之变跃然纸上;别解后,是打人的过程,生死场景栩栩如生。更为凑巧的是,施耐庵先生在他那段脍炙人口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恰恰生动地描写了鲁达让郑屠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尤其是对“开花”的描写,真是古典小说中极经典的一段文字。这一谜面虽为周郎自拟,却颇得耐庵先生文字神韵,扣合更是分外巧妙,别解意境之转换以及谜底对小说的诠释仿佛信手拈来,可谓天衣无缝。

  4
  “人间四月芳菲尽”(七字常言)家花没有野花香
  作者:张成田(闻春桂改)
  【注释】谜面出自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谜底顿读为“家花没有/野花香”,别解为“家旁的花都没有了,但是山野的花还正香”。
  【评析】先看灯谜。“人间四月芳菲尽”,真个是“家花没有”;“山寺桃花始盛开”,那便是“野花香”了。以扣合论,斯谜胜在“没有”二字转意,对比变做排比,手法独到,妙趣十足;以文字论,以七字熟唐诗扣七字熟俗语,真不知何处想来、何处找来。再看故事。此谜原面为“人间芳菲尽,山寺桃盛开”,曾获2004年“报刊十佳谜”之冠。文木先生读之,深以作者未引原句谋面为憾,故以启下法改成现面,并做《须教佳谜贵天然》一文记之。原作当然亦可称上品;但经闻先生一改,才能算作妙品。前述文中,闻先生曾引杨梦信诗“触着现成佳句子,随机饤饾便天然”,并谓“以之论谜,岂不更切?”斯论深得我心。

  5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书目)明殇
  作者:李冠林(几度夕阳红)
  【注释】谜面出自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字实启,“阳西下”为“日”,“肠”字断为两部分,“人”字略变形,“天涯”为“一”(“涯”为边的意思),组合起来即为谜底“明殇”。
  【评析】“万物贵天然,天然不可得。”成句离合,妙就妙在自然,难也难在自然。抱合词少了不好,多了也不好,用“半”“残”不好,拆得太乱了也不好……总之,要做出一个经典的成句离合,必须有功力、有眼光,还要有机缘。冬妮亚的“巴比伦”,胜在拆底清晰、顺序井然、“校”字生动出彩;而这条“明殇”,则胜在面句经典和离合干净上了。面句自不用说,马思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了,文字描画的景象又是那么的打动人心;从离合上看,“夕”“人”实启,“阳西下”得“日”,“肠”断而不移,“天涯”为“一”,干净清爽,字字不空,丝丝不乱。称之“天然”,料亦不差。惜乎“明殇”不是什么知名作品,否则可真称的上完美了。

  6
  辗转乡思到天明(成语)胆大心细
  作者:李创龙(杏花雨)
  【注释】“乡思”二字的字素重新组合,可得到“心细”;“天明”二字的字素重新组合,可得到“胆大”。
  【评析】范希文说:“黯乡魂,追旅思。”秦少游说:“乡梦断,旅魂孤。”人为什么会有乡愁,真是一个很难说清的命题。这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无论游子走的多远、飞得多高,总有一份依恋萦绕在故乡,留恋故乡的山水、美食、乡音……杏花雨这条谜所描写的,正是这样一种情怀。寥寥七字,直画出一副情深意远的游子羁旅思乡图:清冷秋夜,客舍无人,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竟致天明。应该说,这是条令我过目即不能忘的谜。“胆大”一变而为“天明”,“心细”一转而成“乡思”,再用“辗转”两字一括,居然就拟出了这么一句朴实、厚重而不失雅致的谜面。四字底、七字面,这样的离合本就难为,而能在不刻意间做到腾挪如此简单、抱合如此轻松、情感如此丰富、意蕴如此绵长,真所谓“略无雕饰自天然”。
  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报刊发行用语)明天止订
  作者:蔡振亮(令狐大虫)
  【注释】“大胆”二字“假设”(错位设置),得到“明天”;“小”字的“心”为竖勾,再加上“证”字,重新组合可得到“止订”。
  【评析】金圣叹曾著《读第五才子书法》,列举了《水浒》的许多文法,其中有“正犯”“略犯”之法,说的是虽有珠玉在前,却偏偏“要故意把题目犯了”,方显出自己一身本事。以此而论,大虫此谜可算用的是“略犯法”。“大胆”和“明天”的互换,杏花雨已经用过,而且影响极大,大虫却不畏其难,将二者面底互换,硬生生做出另一条好谜来。此谜选择影响了一代人的胡适治学名句为面,又将“假设”作为抱合词,离合不乱,趣味横生。当然,如果吹毛求疵地看,虽然谜面足够天然了,但“正”分为“止”和“一”却没有交代,算是小憾。

  7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西安地名)文昌门
  作者:苏剑(华山剑)
  【注释】谜面别解为:“时间”两个字,“就”上一个“这”字的样子,再把“过”字去掉了。时间+这-过=文昌门。
  【评析】一直认为“不着痕迹”是离合谜拟面的最高境界之一,也是我多年想做、想见而不可得的遗憾。所以看到这条“文昌门”谜时,不禁惊为神作。扣合上,此谜字素简单、离合干净、抱合清晰;谜底是常见固定底材,不偏不冷;拟面纯任自然,朴素亲切,既口语化又意蕴深长,想象空间丰富,更难得的是完全没有一般离合谜常见的腾挪搬运之态。这样的谜作,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所谓“不将朱粉施,自有天然态”,不过如此耳。去年曾到西安旅游,去碑林时恰好途径文昌门。行至门前,看到坚毅沧桑的西安城墙,猛然间想起此谜,咀嚼良久,脑海中竟又飘起“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声,一时思入杳冥,物我两忘。

  8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五字作案预谋语,卷帘格)人多好下手
  作者:李慧(墨趣书香)
  【注释】谜面出自汉李陵《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谜底卷帘后读为“手下好多人”。
  【评析】谜之天然,不仅在于面,亦可在于底。一般而言,灯谜之谜底一经别解,往往很难严格符合语法,常令人有“底意不顺”甚至“底不成文“之感。在灯谜圈子里,大家对这一现象比较容忍,一是因为制谜确实困难,难免退而求其次,二是也有些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但一旦置之民众,这样底意不顺的谜往往是接受度不高的。在这样的背景下看这条谜,更有意义。此谜谜底之转意,并非直接进行别解,而是通过谜格将顺序调整后再作别解。“人多好下手”,本是梁上君子作案之心法,一经卷帘,即变为“手下好多人”,“下手”和“手下”的区别也罢,“好”字的转意也罢,均已不再重要,因为原底本就顺口,卷帘后更加一气呵成,整谜扣合了无滞迹、宛转天成。作者又找到了一个相当完美的成句做面,令整谜更上层楼。

  9
  “观察能以百口保鼠辈乎?”(五字门卫执行任务语)请亮工作证
  作者:赵首成(阿蚌)
  【注释】面出清·钱仪吉《碑传集》卷十《周亮工》:“亮工徐行至堂下,抚军作色曰:吏报某地贼起,待公急扑灭之,来何迟?亮工曰:以某料之,必无是事。抚军恚甚,曰:观察能以百口保鼠辈乎?亮工应曰:能。”谜底由“请/亮/工作证”顿读为“请/亮工/作证”。
  【评析】细品此谜,怎一个“精”字了得:联想精妙、拟底精细、扣合精确、用典精纯。谜底断读,“请”字意思不变,“亮/工作证”一变成为“亮工/作证”,断读后,底意明白如话,仿佛本来如此、“俯拾即是”。殊不知,这看似轻轻一招,内中凝聚有首成先生多少年的深厚功力,方能于看似不经意间“著手成春”。说来也巧,康雍年间名叫“亮工”的大员除周亮工外还有两位,一是年羹尧,二是钱名世,均字亮工。钱与年是乡试同年,年获罪后,钱被定为年党,雍正亲书“名教罪人”四字匾额悬其门,并令文臣作诗讽刺,其中有句:“名世已同名世罪,亮工不异亮工奸。”前句是指钱名世与康熙晚年因文处斩的戴名世同罪,后一句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钱、年同为奸恶之徒;另一种则是说钱与周亮工同奸。无论哪种解释,反正对制谜者来说,古人同名实在是福分。我曾为底材“秋季常发病”遍寻马良典故不得,却在“河东狮吼”的陈季常处找到谜面。不知首成先生做此谜时,是否也是因底谋面,由年亮工而钱亮工,终在周亮工处觅得佳面乎?
  注:《二十四谜品》之正文会陆续在本公众号刊出,有兴趣者可点标题下方蓝字“顽石斋”订阅,或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进行关注。

  【编者按】经过王磊先生授权,中华灯谜文化网将陆续推出王先生历经十年,用心品读的佳谜感悟——《二十四谜品》,敬请谜友们关注! 

 


“顽石斋”微信公众号

原文地址
【二十四谜品】典雅第一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