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识谜十辩】(之七)长短之辩:亮点与瑕疵(顽石斋)
发表日期:2018-1-3 10:53:51 阅读人数:336添加收藏
   美,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知识底蕴、欣赏趣味、思维习惯等不同,人们对“美”的认知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异。灯谜审美也是如此。要解决这个认知差异问题,需要我们尽可能统一认识,理解和认同什么是灯谜的美,什么又是灯谜的不美。


关于前者,叶国泉、苏德友、蔡芳、崔永凯、杨靖高等谜家谜友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尝试,试图从理论上总结出所谓佳谜的标准;吴仁泰的《佳谜欣赏》、赵首成的《百年谜品》则通过对具体谜人谜作的分析欣赏,从实践角度诠释佳谜之“佳”,某种意义上说,我的《二十四谜品》也属于这一范畴的努力。关于后者,前人杨汝泉有所谓“制谜四忌”,李文宾有“七忌”,徐振亚、谢会心各有所谓“十忌”,今人辞明亦有“十大自律禁忌”,而最集大成者莫过郑百川先生的《谜病例话》,历数各种灯谜的病症缺点,告诉大家“不应该怎么写”,“免去大家茫无边际、不能领悟的烦恼”。


纵然有了这么多努力,实践中灯谜的审美标准仍然是个难以统一的问题。每逢谜赛评出佳谜,往往会涌出大量的质疑与讨论。特别是一些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谜,评价往往判若云泥:你说是精彩亮点,一俊能遮百丑;他说是无本之木,基础就成问题;你说是白璧微瑕,虽残未韬其美;他说是病入膏肓,何妨弃如敝履。有时甚至为此产生论战,令人遗憾,也令人唏嘘。


之所以如此,分析起来,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灯谜理论尚不成熟。这个比较好理解。经过历代谜家的探讨、争论与实践,露春、重门、倒吊等谜病已为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但还有很多重要问题尚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比如,形扣到底是应该从严还是从宽?断气、杂糅作为谜法是否能够接受?离合谜是否必须要有抱合词?谜底中人名未别解但有其他别解算不算当头典?引用成句是否必须加上引号或不加上引号?“一谜多底”是否可以选最优底而不必算作谜病?等等。这些理论的不成熟,自然造成判断上的差异甚至两极分化,有时已不是佳不佳、美不美的问题,而是对不对、成不成立的问题。就连“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这样的千古佳谜,也一样有人不欣赏、不认可,甚至认为是千古错谜。


第二个原因则相对费解一些,我将其称为心理学规律对灯谜审美的影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并非完全理性的,时常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一些心理学规律的影响。欣赏和评价灯谜也是如此。比如,前述那些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谜,有人更看重其优点,故觉得缺点无伤大雅;有人更看重其缺点,便觉得优点也不过尔尔;这些都是“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Halo Effect)的体现。谜赛中又常常出现一种现象,有些很不错但难度较高的佳构,因为命中率不高,往往错失评佳、憾成遗珠,无他,猜射过程中的痛苦以及开底后的不爽,“峰终定律”(Peak-End Rule)导致其体验不佳而已。有人强烈反对形扣从宽,却对柯国臻先生的“情急无心垂钓钩(字)静”中“急”与“争”的字形差异网开一面,没准是“名人效应”(Celebrity Effect)使然。有人打心底里对造底谜就不接受,只要见到造底,看都不看直接打入冷宫,这大概也算得上一种“刻板印象”(Stereotype)。还有的人,本来对造底不甚感冒,但浸淫谜网久了,所见均是造底断读,自然而然也就认同了造底,这便是“曝光效应”(Exposure Effect)“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的功效了。


我在写《二十四谜品》时,对此也颇有体会。有时,凭记忆和印象觉得某条谜不错,可以选做某章之谜例,真到落笔时,却发现之前是被“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所误,细细琢磨之下,谜并没那么好,甚至问题比亮点更多;有时,已经写完谜评,却有谜友提出异议,认为有谜病、有硬伤。在这个问题上,的确很难求得完全一致,但我自有我的原则和做法:


其一,对那些在理论上尚有争议的谜,不妨多些宽容,不急着一棍子打死。


其二,对那些与别人看法不一致的谜,尽可能跳出上述这些心理学定式,重读、兼听、细思,得出自己的判断。


其三,对那些既有长处也有瑕疵的谜,不以“木桶理论”而以“长板理论”看待,在短板不至于崩塌的前提下,更看重其亮点之出彩处。


基于上述原则,虽然我不喜欢在离合谜中使用杂糅手法,但对于“二十四桥明月夜(字)夢”和“犹见诗圣束寒装(国名)柬埔寨”这样的谜,我仍会为之叫好;虽然我觉得“底”字取“右边”成立但不舒服(“底”有“末了”之意),但仍认为“枇杷花底校书人(古国)巴比伦”是成句离合的经典之作;虽然我知道“日”和“曰”字源不同,但看到“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西安地名)文昌门”这样浑成天然、不着痕迹的拟面和扣合,本就认可“形扣从宽”的我仍保留自己的意见,将该谜选入《谜品》。


行文至此,突然想到,时常见到一些批评,认为有的谜评作者不分良莠、滥施褒语。这一批评确实很中肯,但有时其实也不能完全怪谜评者,当今谜坛最为流行的“佳谜欣赏”这一文体,从名字上就已决定了文字的价值取向与笔锋走向既然是“佳谜”,自然优点多缺点少;既然是“欣赏”,自然褒扬多批评少。毋庸讳言,我的《二十四谜品》亦有此弊。前述“亮点与瑕疵”之惑、之思、之辩,很大程度是基于这样一种固有的灯谜欣赏模式而言的。而要彻底解决这一审美难题,不妨在“佳谜欣赏”之外,另建立一种灯谜评论范式,不解释扣合方法,不引述面底典实,不阐发个人感想,纯粹从扣合、拟面、择底等角度,探讨其思路、剖析其机理、鉴赏其佳妙、批评其不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回归技术与艺术本质,力求中肯持正,令制谜者与读谜者能有所裨益、有所提高。若能如此,则“亮点与瑕疵”之辩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之前曾写过《石眼看华清》四十则,大体类此;今年拟再试刀有关年度上榜佳谜,诸君不妨拭目以待。

 

 

原文地址

 


美,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由于自身认知水平、知识底蕴、欣赏趣味、思维习惯等不同,人们对“美”的认知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异。灯谜审美也是如此。要解决这个认知差异问题,需要我们尽可能统一认识,理解和认同什么是灯谜的美,什么又是灯谜的不美。


关于前者,叶国泉、苏德友、蔡芳、崔永凯、杨靖高等谜家谜友都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尝试,试图从理论上总结出所谓佳谜的标准;吴仁泰的《佳谜欣赏》、赵首成的《百年谜品》则通过对具体谜人谜作的分析欣赏,从实践角度诠释佳谜之“佳”,某种意义上说,我的《二十四谜品》也属于这一范畴的努力。关于后者,前人杨汝泉有所谓“制谜四忌”,李文宾有“七忌”,徐振亚、谢会心各有所谓“十忌”,今人辞明亦有“十大自律禁忌”,而最集大成者莫过郑百川先生的《谜病例话》,历数各种灯谜的病症缺点,告诉大家“不应该怎么写”,“免去大家茫无边际、不能领悟的烦恼”。


纵然有了这么多努力,实践中灯谜的审美标准仍然是个难以统一的问题。每逢谜赛评出佳谜,往往会涌出大量的质疑与讨论。特别是一些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谜,评价往往判若云泥:你说是精彩亮点,一俊能遮百丑;他说是无本之木,基础就成问题;你说是白璧微瑕,虽残未韬其美;他说是病入膏肓,何妨弃如敝履。有时甚至为此产生论战,令人遗憾,也令人唏嘘。


之所以如此,分析起来,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灯谜理论尚不成熟。这个比较好理解。经过历代谜家的探讨、争论与实践,露春、重门、倒吊等谜病已为大家熟知并广泛接受,但还有很多重要问题尚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比如,形扣到底是应该从严还是从宽?断气、杂糅作为谜法是否能够接受?离合谜是否必须要有抱合词?谜底中人名未别解但有其他别解算不算当头典?引用成句是否必须加上引号或不加上引号?“一谜多底”是否可以选最优底而不必算作谜病?等等。这些理论的不成熟,自然造成判断上的差异甚至两极分化,有时已不是佳不佳、美不美的问题,而是对不对、成不成立的问题。就连“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这样的千古佳谜,也一样有人不欣赏、不认可,甚至认为是千古错谜。


第二个原因则相对费解一些,我将其称为心理学规律对灯谜审美的影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并非完全理性的,时常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一些心理学规律的影响。欣赏和评价灯谜也是如此。比如,前述那些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谜,有人更看重其优点,故觉得缺点无伤大雅;有人更看重其缺点,便觉得优点也不过尔尔;这些都是“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Halo Effect)的体现。谜赛中又常常出现一种现象,有些很不错但难度较高的佳构,因为命中率不高,往往错失评佳、憾成遗珠,无他,猜射过程中的痛苦以及开底后的不爽,“峰终定律”(Peak-End Rule)导致其体验不佳而已。有人强烈反对形扣从宽,却对柯国臻先生的“情急无心垂钓钩(字)静”中“急”与“争”的字形差异网开一面,没准是“名人效应”(Celebrity Effect)使然。有人打心底里对造底谜就不接受,只要见到造底,看都不看直接打入冷宫,这大概也算得上一种“刻板印象”(Stereotype)。还有的人,本来对造底不甚感冒,但浸淫谜网久了,所见均是造底断读,自然而然也就认同了造底,这便是“曝光效应”(Exposure Effect)“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的功效了。


我在写《二十四谜品》时,对此也颇有体会。有时,凭记忆和印象觉得某条谜不错,可以选做某章之谜例,真到落笔时,却发现之前是被“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所误,细细琢磨之下,谜并没那么好,甚至问题比亮点更多;有时,已经写完谜评,却有谜友提出异议,认为有谜病、有硬伤。在这个问题上,的确很难求得完全一致,但我自有我的原则和做法:


其一,对那些在理论上尚有争议的谜,不妨多些宽容,不急着一棍子打死。


其二,对那些与别人看法不一致的谜,尽可能跳出上述这些心理学定式,重读、兼听、细思,得出自己的判断。


其三,对那些既有长处也有瑕疵的谜,不以“木桶理论”而以“长板理论”看待,在短板不至于崩塌的前提下,更看重其亮点之出彩处。


基于上述原则,虽然我不喜欢在离合谜中使用杂糅手法,但对于“二十四桥明月夜(字)夢”和“犹见诗圣束寒装(国名)柬埔寨”这样的谜,我仍会为之叫好;虽然我觉得“底”字取“右边”成立但不舒服(“底”有“末了”之意),但仍认为“枇杷花底校书人(古国)巴比伦”是成句离合的经典之作;虽然我知道“日”和“曰”字源不同,但看到“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西安地名)文昌门”这样浑成天然、不着痕迹的拟面和扣合,本就认可“形扣从宽”的我仍保留自己的意见,将该谜选入《谜品》。


行文至此,突然想到,时常见到一些批评,认为有的谜评作者不分良莠、滥施褒语。这一批评确实很中肯,但有时其实也不能完全怪谜评者,当今谜坛最为流行的“佳谜欣赏”这一文体,从名字上就已决定了文字的价值取向与笔锋走向既然是“佳谜”,自然优点多缺点少;既然是“欣赏”,自然褒扬多批评少。毋庸讳言,我的《二十四谜品》亦有此弊。前述“亮点与瑕疵”之惑、之思、之辩,很大程度是基于这样一种固有的灯谜欣赏模式而言的。而要彻底解决这一审美难题,不妨在“佳谜欣赏”之外,另建立一种灯谜评论范式,不解释扣合方法,不引述面底典实,不阐发个人感想,纯粹从扣合、拟面、择底等角度,探讨其思路、剖析其机理、鉴赏其佳妙、批评其不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回归技术与艺术本质,力求中肯持正,令制谜者与读谜者能有所裨益、有所提高。若能如此,则“亮点与瑕疵”之辩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之前曾写过《石眼看华清》四十则,大体类此;今年拟再试刀有关年度上榜佳谜,诸君不妨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