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学生常用谜语手册》出版记(王德海)
发表日期:2017-5-2 9:00:41 阅读人数:152添加收藏

  《学生常用谜语手册》(书稿原名《学生常用谜语词典》)已出版上市。说起此书的出版过程,那是一个长长的故事。曲折。虐心。难以忘怀,不得不说。

  一、在四川辞书出版社(2009年冬—2014年1月)
  2009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座机铃声突然响起,我提起话筒,电话里传来一个女人极温柔而清晰的声音。
  “喂,你好!是王老师哇?我是四川辞书出版社游××。”
  “哦,游老师呀?你好你好!”
  “王老师,跟你商量个事,我们社里出了一个系列的学生词典,以成语词典打头,还有歇后语、谚语等等,已经出了好几本,现在打算出本谜语的,想邀请你来做,你愿意吗?”
  “好啊,谢谢你的信任,游老师。”
  她接着介绍了关于本书的大体设想,比如,书的开本大小、定价范围以及内容篇幅方面的具体要求等等。
  随后,我便初拟了目录和样稿邮寄过去(那时我不会使用电脑)。元旦假期,游老师在家中打来电话,与我沟通商定目录和书名。上班之后,她便向社里上报选题。
  不久传来好消息——选题已经通过!
  由于此书编写工作量大,质量要求也高,我便邀请灯谜名家蔡芳老师合作。不久,游老师来电商谈签约的相关事宜,诸如书稿要求、交稿时间、稿酬支付方式及稿酬标准等。
  2010年2月1日,收到《学生常用谜语词典》出版合同(一式两份)。合同约定,我们应于2010年8月31日前交稿,出版社应于2011年3月31日前出版。书稿成书字数约35万字。我填好相关内容签字后返回编辑。下旬收到游老师挂号信,拆开大信封,见一张报纸折叠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一层层报纸打开,里面是一份社里加盖了合同专用章的合同,还有一份合同复印件。哦,我立即明白,这复印件是游老师特意为我准备的,此前我提过,我与谜友的合作是透明的,我还会将合同复印一份寄给合作者。没想到游老师如此细心周到、体贴作者!
  我将合同复印件寄往福建永安,让蔡老师过目。
  一日,游老师又打来电话,让我提供作者简介,说先准备好,出书以后宣传或许用得上。编辑想得细,也想得远啊!我们立即“准备”,交去作者简介!不过心里在嘀咕,作者简介这东西随时可以奉上,现在离交稿还有几个月,离出书更远呀。现在准备好,万一这期间我们有了新的成绩,又做更新再来简介吗?
  接下来,我和蔡老师便开始分工编写。
  书稿所涉谜语数量大,类目多,范围广。采取谜语分类与音序编排相结合的方法。分为“猜事物”、“猜字、词、句”两大部分,并按谜底属性分类编排,大的类目又细分小类(二级分类和三级分类)。以谜底作为条目,以类为单元(有分小类的以最后一级小类为单元)。每一单元中,单字条目均按谜底的汉语拼音音节顺序编排,读音相同的则按笔画顺序编排。多字谜底以首字读音和笔画顺序编排;首字读音、笔画均相同的,则相应按第二字的读音和笔画顺序编排,以此类推。一个谜底如有多条谜面,谜面集中排列,按谜面首字读音和笔画顺序编排。谜面首字读音、笔画均相同的,则相应按第二字的读音和笔画顺序编排,以此类推。由于本书面对的主要读者群是中小学生,考虑到他们的文化知识层次和猜谜能力等因素,对有一定难度的谜语设“简注”加以简要的扣合解析。并且还对少量条目中容易读错、写错、用错与容易误解的字词做了简要“提示”。
  合同后面所附的编写说明(《〈学生常用谜语词典 〉编写体例、细则、词条分类表及编写样条》)A4纸打印了20多张!格式体例别出心裁,编排方式繁琐复杂,书稿编写异常费时。尤其是蔡老师,负责本书主体文义谜部分(“第二部分 猜字、词、句”),其工作量之大,任务之繁重可想而知。
  编著此书需花费的时间精力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本书针对“学生”,且为“词典”,我们不敢马虎啊,再苦再累,也务必保证书稿质量,力求严谨,认真完成!
  9月上旬,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全稿终于画上句号,交付编辑(合同约定的交稿时间为8月31日之前,8月中旬我曾向编辑汇报书稿进展,告知需推迟几天交稿)。我们憧憬着新书面世的那一天。
  过了几月,转眼进入2011年,根据合同约定3月份就该出书了。春夏秋冬,时光流逝,我多次联系编辑,得到的结果都是词典还没动。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2012年3月,游老师来电告知,书稿已交给社里一位杨姓编辑了(并非后文所涉该社杨编辑),他在看,现在的问题是发现书稿篇幅严重超标,要求我们将书稿压缩至35万字,再交给杨编辑。几天之后,我们将压缩稿件重新发给了杨编辑。在动了就快了,我心里这样想着。
  过了较长一段时间,我再去电话向游老师了解书稿进展情况。她说,杨老师手上也有其他书稿在做,可能还没有忙过来吧,再等等。
  又等了一年多。2013年9月的一天,我打开QQ,意外收到游老师留言:“王老师,您好!感谢您多年来对我工作的支持!现在我已离社,词典书稿已经交给总编室了。相关事宜,请与总编室刘主任联系,电话……”
  我猜想,总编室可能会安排其他编辑来接手这个书稿吧。当我联系刘主任后才知道,他们不想出这本书了,要解除合同!我一听急了,我们需要的不是这点违约金,是要出书啊!我便介绍说,这个书稿当初是编辑向我约稿,在合同签订之后我们专为四川辞书出版社做的,因为是词典,我们做得特别认真,花了不少心血,又等了几年,现在只希望能够继续走下去,在川辞出版。刘主任说,这个情况她可以跟领导汇报一下,有了消息再通知我。
  多日渺无音讯,我便主动联系。刘说,这个选题是过去批的,现在图书市场行情都变了,须重新论证,再过两个月就要讨论明年的选题了,到时再说吧。
  两月之后,我抱着一丝希望联系刘主任。她淡然答复一句:社里头对这本书的发行没有把握,不出。
  好吧,强扭的瓜不甜。历时四年,终道再见!既然无缘,好说好散。2014年1月24日,我收到出版社打来的违约赔偿金1560元(税后金额,已扣税190元)。每人只是可怜的几百元而已。
  追求我,是你。
  冷落我,是你。
  抛弃我,是你。
  而我,一直都是认真的!
  (游老师是四川辞书出版社与我最先建立联系的编辑。后来从其他编辑口中得知,她是资深编辑,社里一些重要图书常由她担纲。在与她的交流接触中,我充分感受到她的细心认真和不凡的编辑策划能力。至今我们没有一次成功的合作,以后可能更没有机会。虽觉遗憾但我内心并不埋怨她。能者多劳,词典未能出版,或许是因为她常年工作太忙延误所致吧。我尤其感激的是,她再三鼓励我尽快学会电脑。当时我对电脑一窍不通。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有进步啊!”其情殷殷,言犹在耳。我的第一个电子邮箱(雅虎邮箱,现已弃用),正是在她的鼓励督促之下开通的。我们不曾谋面,但在与她多年的交流中,我受益匪浅。)

  二、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1.9—2014.11.初)
  2014年1月9日。在川辞四年漫漫出书路走到尽头之后,我试着联系正在合作中的浙江古籍出版社徐编辑,她表示有兴趣,愿意一试。
  1月14日(农历腊月十四),我们就书稿情况、选题价值等又作了深入交流,她说春节后会向社里争取,让我放心。
  曙光就在前面,成功或许不再遥远。好好过年!
  春节上班后,我不时提醒询问,但均无实质性进展。春来春去,花开花落。真应了那句歌词,“我等到花儿都谢了”。
  5月30日(周五),QQ终于传来喜讯:词典选题社里已经通过!我一边回应致谢,一边立即将消息截图发给蔡芳,第一时间向他报喜。这个周末,我很快乐!东方不亮西方亮。此书能在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也很满意啊。
  社里按出书流程往下进行着,比如上报出版集团、新闻出版署审批等。走完这些程序,便到了与作者签约的重要环节(该社惯例)。
  一天,编辑和我商定稿酬支付方式、标准等签约的相关事宜后,拟好合同去找领导签字。
  领导说,“放一下”。
  原来这期间,社里换了领导。新上任的领导对灯谜类选题不大感兴趣。
  出版社可以放一下,甚至彻底放下,作者却做不到!我们牵挂着期盼着,盼望有一天,美丽的西子湖畔传来佳音。
  光阴荏苒,到了年底。按惯例出版社要考虑下一年的出版选题了。11月初,我“不失时机”地再次向编辑提及此事,希望她能争取一下,往下进行。编辑坦诚相告,现在社里在做的谜书都是已经签了合同的,其他谜书不会考虑,这种局势(指新领导不看好灯谜选题)三两年内恐怕难以改变。徐编辑建议我另找机会赶紧出掉!
  机会,还有吗?路在何方?

  三、在金盾出版社(2014.11.5—2016.3.28)
  我不甘心,不能放弃。尤其是想到蔡芳老师在书稿编写阶段付出了巨大心血。我深知谜书编著之辛苦,不能让合作者白费心血,更不能让大师做无用功!
  2014年11月5日,我硬着头皮联系金盾出版社崔编辑(因几天前,10月30日我才提交了拟下次申报的《字谜万花筒》选题)。发去词典的目录、样稿,崔老师阅后,当即回复“可以做”。由于那段时间崔老师工作正忙,她打算次年6月,在按该社惯例考虑下一年的选题计划时,作为2016年的年度选题申报。
  现在只能安心等待数月了。早晚不要紧,能出就行!我心中有数,成功的希望应该比较大。因为此前我与崔老师合作过三套书,我们过去合作申报选题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2015年5月,我适时提醒崔老师申报。当然除了词典,还有万花筒。
  崔老师如期申报。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仍然是等待,等待社领导研究的结果。我估计两个选题都没问题,最坏的打算也是至少上一个吧,当然最希望词典上,万花筒只是一个创意而已,上不上并不重要。上了我就做,没上做其他。
  8月某日。我正在网上东游西逛。突然崔老师发来信息:“王老师,两本没有通过了。”
  我不禁愕然:“两个选题都没有通过呀?”
  崔急忙更正:“两本谜语通过了。”
  我嘿嘿一笑:“老师,您吓我一跳!”
  原来,她把“谜语”误打成了“没有”,看来崔老师打字也是用的拼音。后来我把这句“两本没有通过了”截图发给蔡老师,蔡老师也是心里咯噔一下,过了两分钟我再将下一句发去,并说明我故意这样做是想试试他看到这句是否也有同样的反应。
  又一日,崔老师说总局不容许他们社出词典,书名需要更改,不能带“词典”二字,问我改为“手册”如何?我立即打电话和蔡老师商量,我们觉得手册与词典比较接近,可以。于是,书名“学生常用谜语手册”便定了下来。
  不久开始排版。为使本书版式、谜条编排格式美观合理,方便读者使用,我和蔡老师在QQ上对涉及到的诸多细节甚至具体到不同符号的选择使用等深入探讨、反复比试,最终确定出可供编辑参考的编排方案。那一夜,我们聊得很晚,凌晨一点过探讨妥当方道晚安。原来的编排格式又做了大改变。
  数日后,崔老师打来电话,说排版暂停。因才排到三分之一内容,页码已经很多了。需要我们删减一些,保留20万字即可。我正想着怎么删比较省事又合理,不料聊着聊着,崔老师突然来了灵感:“要不这样,剩下的再做一本,分为‘上'’下‘两册出版,怎么样?”好啊,全部用上,还多出一本。
  喜出望外,我激动了!
  又过了几天,崔老师来电:“一个选题只能做一本,如果要多做一本的话,还须重新申报。还是压缩书稿吧……”
  我和蔡老师迅速商定压缩方案,大刀阔斧去掉10余万字内容,及时发出了后续排版稿件。
  排版继续进行。时间平静而缓慢地过去。
  11月中旬,收到崔老师寄来的纸质校样和出版合同,嘱我将合同签好后随校样返回,还需社里盖章。我把蔡老师编写那部分校样快递过去,我俩各自校对自己编著的内容,然后分别寄往北京。
  之后,编辑把根据校对勘误修改后的排版文件发回,我们仔细检查,发现还有问题又发勘误表过去。如此几个来回,直至2016年1月25日修改完毕,全部定稿。当我向编辑发出“好了!没问题了!”这行文字时,如释重负,心情格外舒畅!成功在向我们招手了!
  次日,崔老师联系我:“早,王老师!现在开始考虑字谜万花筒了,想听听您有什么建议, 做多大开本好?”我谈了自己的想法后,顺便问及《手册》的出版月份确定否。崔老师说,“选题号还没有批下来,大概年后了。可以3月份出书。”
  前途宽阔,一片光明。期待2016春暖花开!
  时间到了3月16日。我询问《手册》进展,崔回:“王老师,这本书的选题号还没有批下来,全社的2016年的选题号都没有批下来。今年有点特殊,我们再等等。”
  几天后,崔打来电话,让我要有思想准备,她说社里都不给出版合同盖章了,可能会有变化。我心想:老师,没那么严重吧?都可以下厂印刷了,你们会放弃?我不用准备,我才不担心呢!
  十多天后,就在3月28日这个貌似吉利的日子。下午,崔老师打来电话——《手册》不能出版了!原因是由于军队改革。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的通知》,军队和武警部队全面停止有偿服务工作正式启动。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金盾出版社也将面临解散。
  “没想到!万万没想到会这样啊!这本书走到今天,我们都付出了不少心血,真的太可惜了!哎——”我一声长叹!几秒沉默之后,崔老师又说,她看好这本书,相信会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希望我找到下家,让此书早日面世。
  后面几句话,我根本听不进去了……
  晴天霹雳!出书梦断。
  当晚,我失眠了。起床服用两粒感冒药(维C银翘片)助眠,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四、在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3.28—2016.5.9)
  2016年3月28日下午。就在金盾出版社崔编辑打完电话几分钟后,我拨通了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王主任的电话:“王主任,您好!哎,不知道怎么说了!”此时,我情绪尚未平复,电话那头,王主任感觉到了我内心的不安甚至惊慌失措,连忙安抚:“不要急,王老师,有什么事慢慢说。”
  我如实告知《手册》在金盾出版社的遭遇并对书稿作了简单介绍,问他对此书有无兴趣。他说:“当然有兴趣!”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王主任多年前与我有过一次合作,那时他还是一位忙碌敬业的编辑。后来,在他升任主任之后特意打来电话,表示如有好选题希望继续合作。说明他对谜语是感兴趣的,这次成功不是不可能。
  我随即把金盾出版社排版的pdf文件发去。
  翌日,我又对文件作了如下说明:“64开,大概9.5印张。’内容提要‘是印到版权页上头的(金盾出版社习惯做法)。此文件,是出版社和作者都已校对完毕,已经定稿的文件。……”他回复:“发行正在调研”。
  之后,我于4月7日(“发行还没有回话”、“我尽力”)、26日(“悬”、“现在网络对这类选题冲击大”)、5月9日(“不行”)主动联系了几次。而每次得到的答复,让我心中的希望变得逐渐渺茫,最终化为泡影。

  五、在天地出版社(2016.5.9—2016.6.21)
  黯然转身,继续向前。
  没有走远,当天联系与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同在蓉城的天地出版社。
  5月9日。
  QQ留言编辑:“吴老师,我有一个在金盾出版社已经排版校对完毕的《学生常用谜语手册》,有兴趣吗?(列入该社今年出版计划的,现因军队改革,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活动。出版社……”
  5月10日。
  “王老师,昨天我有事请假不在。不好意思了。现在纸质书发行不太好,印量不大,我需要对图书成本做一个大致测算”。随后,吴老师对本书内容、字数、开本、页码等详加询问,与我交流互动。
  她主要对开本提出了异议:“我这里若是64开,单本的不太好发,加入咱们之前所出套系的话,应该为32开,字数印张也要小些才配套。否则就是另外单独的一本书,也不宜做成64开的。600页又厚,夹着,翻都不好翻。若要做,必须调整。我先看一下,还要和销售部门沟通了再说,好吗?”
  5月11日。
  吴:“王老师,请编辑提供一份最终的排版文件吧。我想改成32开的,看看印张及成本。让他们提供一下可修改的文件。这个她应该予以方便,因为此事他们有愧于您。”
  见金盾崔老师不在线,可能没在单位,我便留言:“崔老师,《手册》我联系了四川的一家出版社。还在论证考虑中,如做,拟改为32开本。请提供一下可修改的文件(最终的排版文件),看看印张及成本。请崔老师支持,拜托了!”
  5月12日。
  上午,崔老师回复:“如果这家出版社确定了,您就直接和排版老师张××联系,他的电话是……”
  我马上联系排版的张老师,他说此书排版费是三千多元,还没有结的,如果你们需要,就出两千元。
  我立即将情况反馈给吴老师,天地出版社自然不愿意花这个钱。
  随后,我急切地向金盾编辑求助:“崔老师,我刚才跟排版张老师通了电话,他的意思要两千元才发来。我直接联系他,他不买账。要不,您跟他说说?我想,他是为金盾出版社做的,金盾出版社也会善后。这个文件对你们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能提供方便,促成此书早日出版,对作者也是一种安慰和善后。联系的这家天地出版社是一家小出版社,也不景气。如果还要提出其他条件,难以考虑。可能会错过这次出书机会。这本书,我们花费不少心血,无论是书稿的编写,还是排版开始我们对格式调整的考虑、校对等。走到今天不容易。希望崔老师理解支持!”
  之后,我又打电话和崔编辑交流。……
  下午,我将交涉结果告诉吴老师:“和崔编辑也谈了,还是那样。他们认为两千不多,任何出版社要做书都存在排版费用,应该出。……”
  “哦,知道了。如果没有意外,可以先上报选题,等选题批复了,我会告知您的。”吴老师回复道。
  6月21日。
  “吴老师,了解一下,选题报了吗?大概好久才有结果呢?”
  “正要给您说呢,经过营销论证,这个选题没有上到。”
  如果提供了可以修改的排版文件,结局或许不同!又失去一次机会,真是遗憾啊。

 六、又到四川辞书出版社(2016.7.1—2016.8.17)
  7月1日,致电四川辞书出版社杨编辑,坦诚告知书稿缘起该社及目前在金盾遭遇的变故。当我提起此书,杨老师还有印象,因当初向我约稿的该社游编辑与他是同事,工作上多有交流。他说没想到此书至今尚未出版,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多年了我从未放弃!不知杨老师是对此书发行确实有信心呢还是出于仗义,立即答应我可以再试试,如果社里同意就做。
  随后,我将pdf排版文件发去。杨老师建议:“能不能向他们要到排版改后的文件,您先要到,我们这边如果选题能过,您就发给我们,后面会省事许多。排版费两千元的事情,我会跟社里说明,看社里决定。”……
  为便于申报,杨老师希望我提供过去提选题时的相关材料,说等我资料齐了,他就写报告把选题报上去。
  第二天(7月2日,周六),我将材料以离线文件的方式发给杨老师。然后留言说明:“杨老师,查看邮件得知,当初报金盾时只提供了目录、样稿等。这个材料是我现弄的,供参考。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但愿成功!好运!”
  7月4日,周一。杨老师接收文件后,当天填写了选题报告。
  7月20日,再次联系杨老师。他说:“选题已经上交,等社里讨论呢。后面的事,得看社里了,但愿成功吧。那边照排文件的事,也要联系好哦。”
  希望社里早些讨论,更祈盼选题顺利通过,让书稿回归本社,“有情人终成眷属”。想到可能出现的这一“大结局”,我心里偷着乐!
  我和蔡老师都期待着。
  然而事情的结局,往往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8月17日,一个戏剧性的转折使本书的出版在川辞戛然而止。

  七、再回金盾出版社(2016.8.17—2017.1)
  日历翻到2016年8月17日。
  川南富顺,暑气逼人。上午8时许,我打开QQ,等候省城传消息。
  “王老师在吗?”不是我惦记中的四川辞书出版社杨,而是金盾出版社崔。
  我递上一块西瓜(QQ表情),叫了声“崔老师”。
  “谜语的稿子找到下家了吗?”
  “我又联系了四川辞书出版社,但还没有结果,结果如何很难说。”
  “那就不用联系了, 给我!”
  幸福来得太突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问:“你们现在可以做了?”
  “对。”
  于是,我立即联系川辞杨编辑。其时社里还没讨论,正在向相关业务部门征求意见当中。闻听金盾有了转机,杨老师大度支持,言辞恳切:“金盾能做就接着做吧。我这边没关系,那我就告诉总编室,把这个选题暂时撤下来。金盾那边您也要落实哦,合同能签就尽快签了,免得那边又出现新变化,两边都落空”。
  随后我将川辞杨老师告知“已经通知总编室撤下了”的截图发给崔老师,心里想着:崔老师,我已破釜沉舟自绝后路于川辞了,你们千万别再变啊!
  经历了年初的变故,手册重启之后的细节,我不得而知,也不便多问。我只要知道在往前走,是安全的,这就够了。于是,不时联系编辑,打扰多了,觉得不好意思,有一次特意补充一句说明:“此书波折大,所以更牵挂”。不知编辑能否理解我那段日子里超乎寻常的担心牵挂。因为她只知道这个书稿在金盾的经历,并不知其命运多舛历尽悲喜的过往。我不曾告诉她,也不必告诉她——这个书稿是有故事的。
  我们以为使用上次校对好的文件送印厂就行了。应该没作者啥事,只等书出。
  不料,出版社又调大了字号,改变了开本,由原来的64开改为大32开。这一动,又会冒出一些问题,尤其是格式方面的。10月27日编辑发来调整版式后的文件。我和蔡老师又重新校对了一遍!半个月后(11月11日),我们提交勘误内容。出版社据此修改文件、返回文件让我们检查,发现问题再修改、再返回,几经往返,又改了半个月。
  直到12月1日,编辑发来封面及内文排版文件的最终稿,我和蔡老师确认无误后,我告诉编辑“全部已经改好了”。然后,对着蔡老师重重敲出两个字:“解脱!”
  其实,心有余悸,仍在牵挂。
  12月7日,忍不住又打扰编辑:“崔老师,《手册》可能下厂了?”
  “已送印厂。”
  “首都不会停电吧?”我脑海里突然闪出这句话来,自己忍不住笑了!
  12月13日,崔老师发来消息:“王老师,书已经出来了,今天寄出,请注意查收。”
  尘埃落定,谢天谢地!更谢崔编辑。
  12月22日,收到样书。捧着新书,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七年往事,涌上心头。我猛地推开窗,仰头向外大吼几声:“出了!出了!真的出了!”
  2017年1月,《学生常用谜语手册》出版上市。
  这本书,是我与灯谜大师蔡芳深度合作的智慧结晶,是我俩深厚谜谊的见证!是我们携手谜途,不忘初心,坚韧前行,奉献给广大学生的一份礼物!虽经七年磨折,但值得!看到印刷质量满意,想到内容适合校园传播和推广,觉得很欣慰。
  衷心感谢七年来为本书出版我打扰过的每一位编辑老师!感谢你们曾经给予的关心、帮助、支持,感谢你们为使本书出版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感恩。铭记。祝福各位!

  2016年12月27日 定稿
  (本文原载于《文虎摘锦》2017年春季刊)

 

原文地址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