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百年谜品】林仲杰:泰华谜杰,疏凿故典
发表日期:2019-12-26 7:15:05 阅读人数:576添加收藏

按:林老已于今年7月逝世。本号(深圳灯谜学会)今发《百年谜品》中林老的部分,借此缅怀林老。 

林仲杰(1933—),笔名杜非。广东普宁人。195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去泰国定居,任职某石油公司高级职员。现已退休。其少年于家乡求学时代,便已参加猜谜活动及开始灯谜创作,1958年赴泰,正值泰华谜风炽盛之期,于是跃身谜海,崭露头角,品茗话虎,涵泳未已。曾先后被邀加入国风谜社、文联谜学社、林氏西河谜苑及潮州会馆灯谜组等谜学团体,参与为潮馆谜组主持过曼谷报德堂、普门报恩寺、天华医院、崇圣大学等各种庆典、法会猜谜活动。1978年起,多次作为“泰华谜学访问团”的秘书,随团赴祖国大陆及台湾进行广泛的谜艺交流。所到之处,咸以“泰华谜杰”目之;盖其才杰、谜奇,品格清高、不入俗流,加之名姓中又有一“杰”字,人皆服膺之也。他常说:“凡有华人文化的地方,便有灯谜活动。别看灯谜是雕虫小技,它有广阔的世界,它牵动了海外侨胞的心。”因而利用其生花之笔,经常在世界中文报刊发表鼓吹灯谜的文章,又不遗馀力地把泰国灯谜发展概况以及优秀活动经验介绍给中国谜界。
林仲杰古典文学根柢深厚,又博闻强记、颖敏辩达,对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故其作谜以精通用典见长,可与国内典谜名家钱燕林先生相媲美。其谜铸史镕经、精奥博雅,“仰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文心雕龙·宗经》),“大则宪章典诰,小者申舒性灵”(《南史·文学传叙》),因而绝少率直外露、俚俗凡近之制。他的谜虽用经典,但非正襟危坐、道貌岸然者,亦非一味炫耀学问而“掉书袋”者;观其明典暗典,疏针密缝,时而沉着,时而幽默,涵奇蓄特,意绪绵长,是真灵性不泯、风流潇洒者也!
林仲杰著有《典谜谭薮》一文,其持论云:“典谜之内涵,总离不开人与事;史迹著述,一言以蔽之,亦人与事也。故典谜破的,工拙立判,底句能具备人物之名字及其事迹者,最具神韵与气魄。”堪称道着典谜之痛痒,乃是近年难得一闻的慧语、妙语。 

谨厚者亦复为之(成语)秀才造反
【注析】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载:光武帝刘秀起初“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王莽末年,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地皇三年,“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事于宛。同年十一月,“光武遂将宾客还舂陵。时伯升已会众起兵。初,诸家子弟恐惧,皆亡逃自匿,曰‘伯升杀我”。及见光武绛衣大冠,皆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乃稍自安”。题面即撷自诸家子弟语。绛衣大冠,据董巴《舆服志》云:“大冠者,谓武冠,武官冠之。”《东观汉记》云:“上时绛衣大冠,将军服也。”谨厚,恭谨朴实。作为“事田业”的谨厚之人,亦著武将服饰而起兵造反,故而舂陵之诸家子弟自不必恐慌躲避也。然从题面语中,同时又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刘秀刚刚才开始造新莽王朝的反——“秀/才造反”!

臣多多而益善耳(三国人二)韩当、庞统
【注析】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刘邦问韩信能统率多少兵马,信答曰多多益善,故可将谜底连缀读如“韩/当庞统”,意犹韩信应能统领庞大的军队。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人事用语)永不录用
【注析】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载:“(宋)仁宗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至景祐元年方及第,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官。”题面即是仁宗皇帝的批落之语,今据以别解一“永”字为词人柳永之名。谜底“永不录用”,犹言柳永不被录用,不能登进士第也。

若瓦学士,岂不破碎乎(离合字)石更硬
【注析】宋代诗人石延年(994 -1041),字曼卿,宋城(今河南商丘)人。读书通大略,为文劲健,工诗善书。官至太子中允、秘阁校理,但一生遭遇冷落,很不得志。欧阳修十分推崇他的诗文,在他死后十六年作《祭石曼卿文》,其情感之真挚,今人读之犹觉怆然欲泣。
题面语出元·宋元怀《拊掌录》:“石曼卿隐于酒,谪仙之才也。然善戏。曾出游报宁寺,驭失控,马惊,曼卿堕马。从吏遂扶掖升鞍。市人聚观,意其必大诟怒。曼卿徐着鞭,谓驭者曰:‘赖我是石学士也,若瓦学士,岂不破碎乎?”名士风趣,雅人高致,于此概可想见之。谜底意义,乃据面推理而出:既然瓦质的学士会一跌便破碎,那么“更”换一“石”学士,因具有坚“硬”的质地,必然无妨——“石更硬”!
【点评】底之“石”、“硬”二字系由反击自然而生,而且反击的根据非仅只在字面,原题出典里亦有曼卿自谓可证也。底中最堪击节称赏的是一个“更”字:若寻常作手遇此等底材,处理为程度副词“更加”已足矣;然本谜作者却慧眼独具,将之赋义为“更换”,并信手拈来这一曼卿轶事中的句子与之相配,既深符情理,又见呼应回环之致。
本谜之成,端赖谜家技法圆熟,辅以腹笥丰盈,二者缺一不可;乃令读者读此作,亦生欧阳子赞曼卿所谓“轩昂磊落,突兀峥嵘”之感!

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球类术语)男子单打
【注析】苏轼《留侯论》中有云:“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此言张良为韩报仇,乘秦始皇东巡至博浪沙之机,遣一持大铁椎的力士前去行刺,不慎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索凶手十天,致张良差点因轻率鲁莽而送命。题句译之意为“凭一个普通百姓的力量,想靠一次击杀获得成功”,谜中将“匹夫”单纯解指“男子”,而“一击”则合于“单打”也。

网开三面,泽及禽兽(梁山泊人二)施恩、汤隆
【注析】《史记·殷本纪》载:“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题面即据此而拟。商汤将捕鸟人的四面网放开三面,只留一面,仅仅捕获那些不听教命的鸟,其政仁法宽,恩泽优渥,施之于禽兽,可谓隆厚矣。故底堪别解作“所施恩德,在商汤是很丰隆的”。

州亦难添,诗亦难改(诗韵目带数)十四愿
【注析】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载:僧贯休,“姓姜氏,字德隐,婺州兰溪人。钱镠自称吴越国王,休以诗投之曰:‘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勤苦踏林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烟阁,岂羡当时万户侯。’镠谕改为四十州,乃可相见。曰:‘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遂入蜀。”按,唐昭宗以钱镠平董昌功,拜镇东军节度使,所辖正为十四州地;钱却要贯体改“一剑霜寒十四州”为“一剑霜寒四十州”,其嚣张之心可以想见。贯休坚持事实而不愿改,因之底可直言“十四”州乃其所“愿”也。

李子豪雄,红拂顿生敲户念(古文)潇洒出尘之想
【注析】面出《幼学故事琼林·女子》:“李子豪雄,红拂顿生敲户念。”注云:“李靖谒杨素,有一妓执红拂侍侧,目靖久之。靖归逆旅,夜有青衣戴帽人,扣门径入,脱去衣帽,乃红拂妓也。靖与俱适太原。”按,此事本于唐·杜光庭《虬髯客传》:“当公(指李靖;靖为唐代开国功臣之一,曾被封为卫国公)之骋辩也,一妓有殊色,执红拂,立于前,独目公。公既去,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对。妓诵而去。公归逆旅。其夜五更初,忽闻叩门而声低者,公起问焉。乃紫衣戴帽人,杖揭(挑举着)一囊。公问谁,曰:‘妾,杨家之红拂妓也。’公遽延入。脱去衣帽,乃十八九佳丽人也。素面画衣而拜。公惊答拜。曰:‘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谜底见于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标,潇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拔俗、出尘,皆有“超脱出世”的意思。底本释为“潇洒清高的志向”,今据面别解“出尘”为红拂妓之名(《中国人名大辞典》“红拂”条注曰:“姓张,名出尘”),并破读底作“潇洒/出尘之想”,犹言李卫公豪雄潇洒之风貌深为张出尘所思慕,乃至“顿生敲户念”以委身追随之也。

死者不复生,嗟余去此其从谁(诗品二) 横绝太空、即之愈稀
【注析】唐·韩愈《祭田横墓文》有云:“事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余不自知其何心;非今世之所稀,孰为使余歔欷而不可禁?余既博观乎天下,曷有庶几乎夫子之所为?死者不复生,嗟余去此其从谁?”文中的“夫子”,系作者之敬称田横。时韩愈“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三上宰相书而不被重视,求仕不果,心情抑郁,遂离长安东归河南。田横墓即在河南偃师,故韩愈居河南而独拈出田横,实意乃“借田横能得士来讽刺当时的宰相”(今学者童第德语)。题面两句,上句易解,可绾扣底之“横绝”(犹言田横已绝命)。下句译义如“嗟叹我除了田横夫子还能追从谁个”,这就逼出了自田横死后,世乏高义之人而显得“太空”(犹言太过空乏),“即之”者如我韩“愈”亦觉“稀”少之别解意。谜底之“横绝太空”见于《二十四诗品·雄浑》,“即之愈稀”(“稀”一作“希”,义同)见于《二十四诗品·冲淡》。
【点评】田横死而不能复生,故韩退之自叹无人可归以从,真乃说尽心中愤懑不平,骂尽世上权贵与庸人。谜底之“稀”字,实亦前文“非令世之所稀”之“稀”字也,读者不可不晓。
堪赞本谜集锦有术,能接连抓住田“横”、韩“愈”,在作者与吊怀的对象二人间展开驰骋联想,腾挪擒纵,曲折多姿,使“酒杯”与“块垒”密切合作,上演了一场极尽文心、有声有色的大戏。

万里鹏抟,定建霸业(聊斋目二)周生、孙必振
【注析】《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孝”故事叙:周瑜死后,孔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前往巴丘吊孝。“孔明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读祭文曰:‘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题面即为截自祭文中的两个分句。鹏抟,鹏展翅盘旋而上;本于《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喻人奋发有为,如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状》:“凤鸣千仞,鹏抟万里。”建霸业,乃言建立东吴孙氏割据一方的宏伟事业。谜底据此缀合,意犹:若“周”郎“生”而不死,“孙”氏霸业“必”能“振”兴。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成语)户限为穿
【注析】面出清·黄景仁《都门秋思四首·其三》:“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诗之尾联,系作者一家贫困潦倒的真实写照。时至九月,一家八口人仍然寒衣无着,只能瑟缩于冷风之中,故谜底堪作“这户人家因穷苦而受限制于穿着”之别解。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朱子家训)须加温恤
【注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范雎曾为魏中大夫须贾办事,因受须贾怀疑,被魏相舍人毒打,于是改名张禄,入秦仕至国相。须贾出使秦国,范雎装扮成穷人去见他。“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雎是秦相,便肉袒请罪,范雎亦因须贾有赠袍之情,未加害于他。出自唐·高逋《咏史》的题面诗句,便是述说这一典实。底文见于《朱柏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别解第一字“须”字指魏国中大夫须贾,谜意便豁然贯通也。

屈子怨何深(唐诗)报答平生未展眉
【注析】面出唐·戴叔伦五绝《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屈子,谓屈原。三闾庙,是奉祠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之庙宇,在今湖南汨罗县境。司马迁在论屈原时说:“屈平(屈原名平,别号灵均)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题面诗中乃有“怨何深”之感叹。谜底见唐·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今别解其中的“平”字指屈原,并将面句拟为盘问口吻,由底句直接作答:“回答说,那是屈平一生忧怨而未曾展开眉头也!”

老妇必唾其面(唐诗)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析】《战国策·赵策四》“触龙说赵太后”一节之开头云:“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赵太后,即赵威后。用事,执政也。长安君,威后少子。威后十分溺爱长安君,拒绝把长安君送往齐国作人质,大臣们强谏也没有用。她还声明:若有再提起这件事者,我就把唾沫吐到他脸上!故谜题挂出“老妇必唾其面”是果,而“见不到长安君就使我愁烦”是因。底诗见于李白七律《登金陵凤凰台》之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谜中则将唐代的京城“长安”,别指作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
【点评】本谜之成,乃仗回互与转折。盖以意逆气,将因作果,入含蓄而出明朗,故能披情著性,离象得神,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辞显也。

补天手段暂施张(军事设施)防空洞
【注析】据元·蒋正子《山房随笔》述:“元裕之,北方文雄也。其妹为女冠,文而艳。张平章当揆欲娶之,使人嘱裕之。辞以可否在妹,妹以为可则可。张喜,自往访,觇其所向。至,则方自手补天花板,辍而迎之。张询近日所作,应声答曰:‘补天手段暂施张,不许纤尘落画堂。寄语新来双燕子,移巢别处觅雕梁!”张悚然而去。”元裕之,金代文学家、诗人元好问。今以其妹即事所咏拒婚诗的首句扣底,底“防空/洞”可改变意义结构为“防/空洞”,别解作“堵塞天空中的破洞”之意。“防”字,乃由“防备、警戒”释如“堵塞”(如《汉书·沟洫志》:“治土而防其川”)。盖面以女娲炼石补天作譬,底自当作此丰富联想也。

千金未必能移姓(成语)投笔从戎
【注析】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三《戎昱》载:“昱,荆南人。美风度,能谈。少举进士,不上,乃放游名都。虽贫士,而轩昂,气不消沮。爱湖、湘山水,来客。时李夔廉察桂林,寓官舍,月夜,闻邻居行吟之音清丽,迟明访之,乃昱也,即延为幕宾,待之甚厚。崔中丞亦在湖南,爱之,有女国色,欲以妻昱,而不喜其姓戎,能改则订议。昱闻之,以诗谢云:‘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按,戎昱这两句诗为七律之颈联,见于《全唐诗》卷二百七十,题作《上湖南崔中丞》,由此知《云溪友议》、《唐诗纪事》、《全唐诗话》诸籍载云讽其改姓者为“京兆尹李銮”均有误也。谜则将底之末一“戎”字借谓“戎昱”,并把“笔”字由文房四宝之一别解作“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见《汉语大词典》释义)。因此,通底可释如:投以诗歌作品的是戎昱。 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成语)先声夺人
【注析】《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秦、晋两国殽之战中,晋军擒获了秦主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秦穆公的女儿、刚即位的晋襄公之母文赢,请求将俘虏放回,由秦君去处置他们。既然母亲求情,襄公未及多考虑就同意了。等到力主对秦迎战的晋中军元帅“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先轸发怒而质问晋君的话意是:军人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俘虏来的敌人,竟听信女人的一句话就把他们释放回国,这真是既浪费晋人的兵力,又增加秦人的仇恨,可见我晋国的灭亡也不会太久的了(据冯作民《白话左传》)!题面即从原文中裁剪出。拘于原,拘于战场,指在战场上俘虏敌人。谜底别解“先”字指发语者先轸其人;“先声”乃是“先轸的言语”,“夺人”则谓“拘捕敌人”。

谓子龙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唐诗)白云回望合
【注析】《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故事述:赵云初投公孙瓒,瓒与袁绍战于磐河桥头,危急时得赵云相救,后刘备兄弟三人率援军又至。刘备初与赵云相见,“便有不舍之心”。及二家讲和罢兵,“玄德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云叹曰:‘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玄德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洒泪而别”。底诗见于王维《终南山》之上半首:“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本言诗人回头看到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之景。入谜别解意犹:说“白”于赵“云”,暂且“回”归公孙部下,有希“望”还能聚“合”。

赔了夫人又折兵(唐诗)尽是刘郎去后栽
【注析】面为谚语。“赔”也写作“陪”,指结婚时娘家陪送新娘嫁妆。《元曲选·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张飞云:‘周瑜,周瑜,休夸妙计高天下,只教你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吴兵大败。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故“赔”、“陪”两见。其本事乃叙:东吴都督周瑜设计,假意把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做夫人,骗刘备到东吴成亲,乘机扣留以讨还荆州。结果弄假成真,刘备带着孙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又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后人乃以此语比喻想占便宜,结果连本也赔进去了。谜底诗句见于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中的“刘郎”原为刘禹锡之自称,“栽”字亦本指桃树之栽种;谜中则将“刘郎”移谓刘备,“栽”字别解如口语“栽跟头”、“栽了”,以形容失败而出丑。
【点评】底文非但一“栽”字之别解出人意料,石破天惊,发聋震聩,即“尽是”亦妙:“赔了夫人”与“折兵”乃两件事,却一语括之,干净利索;“刘郎去后”则从时间顺序及事件起因上作进一层说明,同时亦为接下“栽”字的精妙一击奠定了基础,故亦妙。通体明净无滓,灵活流转,莹澈玲珑,不可凑泊,言有尽而意无穷,殆天工,非人力也!
“谁将一女轻天下,欲换刘郎鼎峙心?”(唐·吕温《刘郎浦口号》)透过一个“栽”字,我们看到了小周郎的狼狈相、懊恼相,听到了后世无数《三国》读者的善意嘲笑声和对无情历史的幽幽叹息声——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是也。
本谜底面结合后,所表现出的一种冷静的难能可贵的思辩色彩,亦最堪为人心动!

号曰人彘(古文)言之,貌若甚戚者
【注析】面出《幼学故事琼林·鸟兽》:“吕后断戚夫人手足,号曰人彘。”据《史记·吕太后本纪》载: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并想把她生的儿子赵王如意立为太子,未成。吕后对此非常嫉恨,高祖死后,“太后(吕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xun熏)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底文见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戚”,悲戚、伤痛也。谜以“言之”扣面“号曰”,并将“貌若甚戚者”别解作“状貌很像是戚夫人”之意。

为义帝发丧,兵皆缟素(多字成语)哀莫大于心死
【注析】《汉书·高帝纪上》载:“……于是汉王(刘邦)为义帝发丧,袒而大哭,哀临三日。发使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兵皆缟素。悉发关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题面即节截自北。成语“哀莫大于心死”,本见于《庄子·田子方》:“仲尼曰:‘……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心死”,指意志极度消沉,完全丧失进取心;入谜将“心”字借作义帝之名,“心死”则谓义帝之死。盖《史记·项羽本纪》曾有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之记载也。题面之“兵皆缟素”,以及原文中的“袒而大哭,哀临三日”等语,都可见其“哀莫大”之意。

三千里地山河(成语)国土重光
【注析】面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破阵子》词之上片:“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词为李煜被俘虏以后所作,寓怀念故国之意。按,南唐自937年建国,至975年灭亡于宋,共经三十九年,凑整数则为四十年。南唐之疆土,后晋时有江西全省及江苏、安徽两省境内淮水以南地,后周时并有福建省绝大部分,因称“三千里地山河”。山河是为“国土”,而李后主字乃“重光”(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称钟山隐士),故谜底可别解为:三千里地的国土,是属于李重光的。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成语)混为一谈
【注析】《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云:“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题面剪去后面的“合久必分”,而“分久必合”无疑为“合”意,因能与谜底稳惬相扣:“话说”是为“谈”;“天下大势”趋于总“合”,应是“混为一”。底语可视作“谈‘混为一”’的倒装。

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不与人方便(成语)面壁思过
【注析】面出《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惊艳》一折中张琪所唱《柳叶儿》曲词:“门掩了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不与人方便,难消遣,怎留连,有几个意马心猿。”盖张生眼觑着“神仙归洞天”,视线却被高高的粉墙儿所阻断,自然怨恨天公不与人行方便;设想此时若能插翅飞过那高墙,必不至于“望将穿,涎空咽”,“透骨髓相思病缠”也。今据面将“面壁”专指为张生“面对着粉壁”,“思过”别解为“想要越过墙去”之意。
【点评】题面这两句,“同时也为后来张生的攀树跳墙而预伏了底线”(时人贺新辉、朱捷《西厢记鉴赏辞典》语)。由此知,谜家之构思,自亦非捕风捉影而不近人情也。

放梢初见影离离(聊斋目二)竹青、苗生
【注析】陆游七律《新竹》之颈联云:“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箨,竹笋的外壳;离离,稀疏也。诗意犹:当笋壳卸下时,听见了细碎的声音;等到枝梢透放,才看见幼竹的身影。谜底据面顿读为“竹/青苗/生”,其中“青苗”锁合成词,“生”则别解指“生长”。

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千字文)捕获叛亡
【注析】《三国演义》第九十回“烧藤甲七擒孟获”故事叙:诸葛亮率兵征伐南蛮,七擒孟获,七次纵返,“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等人,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孔明曰:‘公今服乎?’获泣谢曰:‘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题面即为孟获之语。谜底“捕获叛亡”于《千字文》中明白如话,一旦与面语相融,则别解意如:这第七次擒得了孟获,反叛的事就没有了。“亡”字本指“逃亡”,然“亡”又通“无”,谜中即用其“无”义。

车裂假父,囊扑二弟(称谓)政治家
【注析】面出《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上》茅焦谏秦王语中:“陛下有狂悖之行,不自知邪?车裂假父,囊扑二弟,迁母于雍,残戮谏士,桀、纣之行不至于是矣!”假父,犹“义父”,此处指大阴人缪毒。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始皇九年,有告缪毒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缪毒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又唐·张守节正义引《说苑》云:“秦始皇太后不谨,幸郎嫪毒,始皇取毒四支车裂之,取两弟扑杀之,取太后迁之咸阳宫。”按,吕不韦进缪毒而秽乱秦宫之事,于《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四回中演说甚详,读者可参阅之。今将谜底“政治家”别解作“秦始皇赢政整治家庭”之意,以与面事相绾合。

妻为具食,举案齐眉(京剧目)鸿门宴
【注析】《后汉书·逸民传》中,载有梁鸿“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之事。谜面系截取书句而成。京剧《鸿门宴》本演项羽于新丰鸿门设宴相会刘邦之事,今将地名“鸿门”别解作“梁鸿家门”,“宴”则谓家宴也。

曹参次之(唐诗)头上何所有
【注析】《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汉五年,刘邦杀项羽,定天下,大封功臣。“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题面即出此。谜底见杜甫《丽人行》:“头上何所有?翠为匐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称身。”诗写长安丽人服饰之豪华也。底本设问句,入谜则据面之上句“萧何第一”以别解“头上”与“何”字:盖“头上”者,先头者也,在上者也,第一位者也;“何”字,汉相国、劗侯萧何之名也。
【点评】出题如峰从天外飞来,凌厉陡峭,先声夺人;应底似泰山盘石,坚定不移,神贯气充。馀音嘹亮,声闻九天,堪将谜中诸般趣致和盘托出!

恨不相逢未嫁时(成语·卷帘格)妇人之见
【注析】唐·张籍《节妇吟》云:“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题面为此诗之末句。原诗本有寄托,但就诗言诗,题句则表述出事情结果的另一种说法——待相见时,她已经是人家的妻子了,这便是谜底倒读作“见之人妇”后的别解意。

琳之檄愈我病也(口语·卷帘格)好出风头
【注析】《幼学故事琼林·文事》云:“陈琳作檄愈头风,定当神针法灸。”清·邹圣脉注曰:“曹操命陈琳草檄文,琳呈上,请操览之。操方病头风,卧读陈琳所制,起曰:‘琳之檄愈我病也!”’头风,即头痛病,通常以受风寒引起。陈琳(? —217),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为何进主簿,后为袁绍掌书记。绍败,归附曹操,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擅长写作檄文,诗歌现仅存四篇。面事本出《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典略》曰:“(陈)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然至《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竟改作陈琳为袁绍草讨曹操檄,并言“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好在此改于谜无涉。谜之要旨,只在将底卷读作“头风出好”,意犹曹操的头痛病驱除了风寒便痊愈了,如此即可拢扣题面邹圣脉所拟之曹操语耳。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只怕中原复(经济名词·卷帘格)国营机构
【注析】明·文徵明《满江红》词云:“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题面即出其下片。此二句乃言:宋高宗赵构南渡之初,一味奔逃,即是置中原广大地区及徽钦二帝于不顾的;及南渡后,又偏安一隅,纸醉金迷,不思积极抗战,收复国土,乃是害怕迎还二帝后“此身何属”——保不住自己的帝位和亲自经营的小朝廷。由此便推出了经用格调整后的谜底含意:赵构的心机只在于谋求一个苟安的国家也——“构/机营国”。其中除“构”字借指为赵构外,“机”字可作“心意、心机”解,“营”字可作“索求、谋求”解。
【点评】作者独具只眼,运春秋之笔,慷慨发之,使孱王的内心阴私如照秦镜,无所逃其弃中原而谋国的罪责,读来痛快淋漓,不觉其为议论也。
“卷帘”一格于作者笔下,实运用自如,化工入指,堪称天马行空,任我往来。故凡所为,其虚神实理俱融一体,“吐英华而媚千林,泻河汉而泽四野”,佳处只宜意会,无须言传也!

 

原文地址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