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四川农民谜家第一人自费传承灯谜文化
发表日期:2016-11-3 13:26:45 阅读人数:138添加收藏


创作谜语。

  四川文明网眉山讯(眉山市文明办)张昭清,眉山市彭山区普通农民,73岁,他对灯谜的痴迷,没有被繁忙的农事吞没,没有随着年纪的增长而退却。数十年来,他多次自费举办灯谜活动、自费编写谜刊资料,解读灯谜艺术密码,大力传承灯谜文化。因此,当代谜界“四大谜家”之一的马啸天曾以张昭清的名字为谜底创作灯谜:远望眼中明。

  春晚出谜5条“全中” “农民谜家”不胫而走
  张昭清与灯谜结缘要追溯到1960年。当时,17岁的张昭清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尽管握笔的手握上了锄头,可爱看书的习惯一直没变。一有时间,他就到青龙文化站借阅报刊杂志,无意中被书中的灯谜吸引。自此,他一发不可收拾,痴“谜”成瘾。平日,谜书不离包,一有时间就学习,张昭清的猜谜水平日益见长。
  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穿插了5条有奖猜谜。当晚,张昭清吃完年夜饭,就带着纸和笔来到村里唯一一家有电视机的人家里。那天晚上有60多个村民聚在一起看春晚。从“从上至下,广为团结”、“年终算总账”到“制定人口政策”……春晚每出一条灯谜,张昭清略加思索便现场猜出谜底,但村民都不相信他猜对了。天气寒冷,不少村民没等到春晚结束就回家了,只有张昭清一人为了等齐5条灯谜守到最后。猜完灯谜一出门,寒意袭来,“我才发现下起雨夹雪,可猜中灯谜的兴奋让我丝毫不觉得冷。”张昭清说。中央电视台要求人们将谜底写出来,通过邮电局寄出,全部猜中者能得到一份纪念品。于是,第二天一早,张昭清就将写好5个谜底的信封拿到邮电局投寄。怕信件丢失,他寄了3封一模一样的挂号信。一个月后,他收到中央电视台寄来的纪念本:红色的纪念本上方烫金字写着“春节联欢晚会纪念”,下面烫金字写着“中央电视台1983”。
  这下,张昭清猜谜在当地出了名,大家都知道泗河村有个“农民谜家”。此后,张昭清猜谜、制谜的水平越来越高,在全国各种知名谜刊上发表了诸多作品,成为名副其实的“谜家”。

  连续8年组织猜谜活动 开四川谜会先河
  2016年5月,四川省首届“乐山邮政杯”灯谜联赛在乐山举行,全省各代表队的参赛谜友相聚一堂,交流切磋。因为农忙,张昭清未能到现场参与。不过说到猜谜活动,张昭清可不陌生,他就组织过数次。
  1980年农历正月初一,在青龙小学的操场上出现数百张红纸片,红纸片挂在绳索上,风吹过,簌簌作响,好不喜庆。这是张昭清首次举办猜灯谜活动。当天一大早,张昭清和儿子、孙女就到操场上拉起绳子,挂上三四百条灯谜。村民感到新鲜,纷纷涌进操场猜起灯谜。有时,见村民猜谜不知从何下手,张昭清就在一旁巧妙提示,引导对方猜中谜底,拿着奖品高兴而归。
  “猜谜活动的道具都是自己动手,奖品是铅笔,不值钱,只是为了鼓励大家猜谜。”张昭清说,谜面制作,一半自创一半摘抄,这需要平常的积累。春节前,他早早买好红纸,细心裁成条,再利用空闲时间将谜面一一抄上,前后花了不少功夫。
  “希望喜欢灯谜、喜欢猜谜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这个朴素的心愿,张昭清从1980年春节开始,连续8年都自费举办灯谜竞猜活动,活动吸引了周边各村的村民参加。期间,张昭清立足农村生活,创造出很多脍炙人口、带有乡土气息的灯谜。
  不仅村民感谢张昭清让他们了解、接触到灯谜,四川谜友联谊会的成员也认为张昭清开创了四川谜会的先河,让四川灯谜真正走向全国。“当时,眉山被视为改革开放后四川灯谜的发祥地,四五年一届的‘三苏谜会’简直成了香饽饽!”有谜友说。
  1983年,看到春节猜灯谜活动大受群众欢迎,张昭清便向当时的眉山县总工会领导建议,在眉山举办猜谜活动。于是,1983年国庆前夕,眉山举办了首届“三苏谜会”暨第一次全国灯谜函寄展猜大会,受到全国谜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活动收到北京、上海、南京、沈阳、青岛、兰州、合肥等多地作者函寄来的谜作3500余条及贺信、贺电、贺词、贺诗55件,省内成都、新津、雅安等多地谜友专程来到眉山参加活动。此后,眉山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三苏谜会”。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参与谜友不仅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征集到的灯谜作品也一届多过一届。

  编写数千册资料  传承灯谜文化
  除猜谜、制谜、举办猜谜活动外,张昭清还持之以恒编写灯谜资料。
  早在1982年,张昭清编写了四川省第一本灯谜资料——《青苑谜丛》。第一届、第二届“三苏谜会”结束后结集出版的谜刊《三苏谜会》第一集、第二集,张昭清也参与协助选编。后来,他还编写了《昭清谜踪》、《三苏谜会续》、《天府谜苑》等“张昭清产”谜刊资料,受到谜友追捧,在全国影响不小。
  “1982年,我编写《青苑谜丛》时收到了苏才果、金瓯和梅隐等全国著名灯谜名家专门为我写的贺词、诗文。”张昭清说,这些珍贵的文字都被他工整地誊写下来。
  为编写灯谜资料,张昭清印了300本专用稿笺本,目前用了100本左右。“写到我死都写不完。”说这话时,张昭清有些落寞,随即,他又兴致勃勃讲起自己编写的各种猜谜资料。
  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张昭清编写灯谜资料越来越顺手,不仅有全国知名谜家介绍、佳谜赏析,还有灯谜历史、谜刊推荐及灯谜征射等各种内容。而在《三苏谜会续》里,他不仅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娓娓道来,还有苏轼谜语故事、“三苏谜会”应征稿实录等,让每一个眉山人读来感慨万千。
  张昭清还自费将这些灯谜资料寄给全国各地的谜友,加强与全国谜界的联系。随着大量妙趣横生的灯谜佳作与充满独特见解的谜学探讨文章源源不断地走出眉山,飞往全国,张昭清在全国谜坛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少资深老“谜家”也参与进来,在增强谜艺交流的同时,增添了灯谜资料的深度、宽度。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年到现在,张昭清编写并寄给全国各地谜友的灯谜资料有数千册。
  “我准备再编写120期灯谜资料,将中国‘谜王’的故事都写进去。”张昭清说,现在活跃的灯谜爱好者以老年人居多,对创作灯谜感兴趣的人太少了,灯谜艺术的传承亟需更多中青年人,“但愿我的微薄之力能为灯谜文化的传承有所帮助。”

 

原文地址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