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薛茂章:灯谜40年
发表日期:2015-9-27 11:19:07 阅读人数:218添加收藏

 

人物档案
  薛茂章,1946年生,江苏省盐城人,现居银川。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委员、宁夏灯谜学会副会长、银川市灯谜学会名誉会长、西北地区谜友联谊会理事等。坚持灯谜创作40余年,谜作、谜文发表于全国多地报刊、谜书,个人灯谜文集《谜海拾贝》已整理完成,等待出版。
  元宵节将至,灯谜活动已经星星点点地出现在人们视野。毋庸讳言,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已是式微,甚或已被“遗忘”。但如果细究,宁夏灯谜的发展也有不短历程,在一些宁夏老谜人的坚持下,至今仍有延续。本辑访到的薛茂章,即是这些老谜人中的一位代表。

从银川拖拉机厂的灯谜说起
  走进薜茂章的家里,像走进了一个灯谜的世界。各种各样、近千册的灯谜书籍挤满了书柜。唯一少的,大概就是我们一提起这个名词,就必会想到的节日彩灯吧。
  灯谜,看似一个“简单”概念,但里面的门道实在是太多。比如它的起源,比如它是如何与元宵节和灯联系在一起的?在薜茂章翻出的一本他整理的厚厚资料里,上面这些问题是这样解释的: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廋词和隐语,是灯谜的萌芽,与今天的谜语已很相近。谜从隐语演化为“灯谜”,且与元宵节和赏灯联系在一起,是在宋元时代。灯与谜自此结缘,活动遍及民间。
  如此算来,灯谜的历史自然悠久。但如果具体到宁夏,“40年”,薜茂章提供了这样一个数字。
  “宁夏有组织的灯谜活动和灯谜创作,是从银川拖拉机厂开始的。”薜茂章说。银川拖拉机厂是不少宁夏人仍然记得的一个老厂子,今已无存,原址在现银川领秀一居小区一带。
  1973年元旦,银川拖拉机厂工会为活跃节日生活,在现已是著名书法家的吴善璋等人张罗下在厂里举办了首届灯谜晚会。此后,厂里的灯谜队伍逐渐扩大,苏德友、薛茂章、朱洪星、冯同英等老一辈宁夏灯谜人就是那时的代表。他们每年都在厂里举办节日灯谜活动,其中自制灯谜占有相当比重。由此,银川拖拉机厂的灯谜也在宁夏打响了名号。

一项已经非常“小众”的爱好
  作为宁夏灯谜的元老,薛茂章正式研究灯谜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1946年,薛茂章出生于上海。他早期与灯谜的接触,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偶然得到了一本上海文化出版社的《灯谜集锦》,看了之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上了。”1973年元旦,在吴善璋主持的银川拖拉机厂的灯谜晚会上,他弹无虚发、满载而归,从此便“误入谜途”。
  如果自1973年这个时间点算起,薛茂章至今已痴迷灯谜40余年。而这40年,也正是宁夏灯谜有确切轨迹可循的40年。
  作为资深的灯谜人,说起宁夏灯谜的现状,薛茂章并不讳言它的“不景气”。“(在宁夏)开展得一般,年轻人喜欢的几乎没有;不像福建、广东、河南那些省份,差距较大。”
  2008年9月,薛茂章在固原参加了一次“西北风情海内外灯谜创作大赛”,他的谜作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打一西北曲艺形式)”,谜底——宁夏道情。
  “以这个谜作为例,宁夏道情是咱们本土的一种重要的曲艺形式,但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已很少。参加那次大赛时,我思前想后,决定一定要为这一特色曲种配制个谜面,最终也荣幸地被评为‘佳谜榜首’。”
  一项已经非常“小众”的爱好,几乎无物质回报可言,为何还能坚持这么多年?薛茂章的回答很简单:“喜欢、长知识,可以带给我很多快乐!”再有,“我一直认为它是一项非常好的传统文化,怎么能被我们弄丢了呢?”
  本报记者 李振文 文/图

原文地址:http://szb.ycen.com.cn/html/2015-03/02/content_157671.htm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