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百年谜品】谜学巨擘郑百川(赵首成)
发表日期:2015-6-20 16:54:39 阅读人数:271添加收藏

     郑百川(1939一 ),原名郑少波。广东潮阳人,父辈起移居潮安县彩塘镇。出生于岐黄世家。幼逢丧乱,颠沛流离,以至用了十年时间才读完小学;初中毕业后,又断续上了一年高中和半年大学,便通过社医考试而继承祖业,成为终身牙医,替世人祓除疾苦。他性爱读书,过目不忘。虽在“史无前例”之中,犹能业馀持读不犯禁忌之鲁迅著作、法家典籍。1972年10月,沉寂已久的潮汕农村恢复了灯谜活动,他在朋友的怂恿下,抱着玩玩的心情去看人猜谜,孰知一看之下,他惊奇地发现:谜中的知识,谜中的乐趣,竟是如此之大!突如其来的兴奋使他一连三晚流连于谜台前,并当即结识了江风、晨月等几位青年同好,自此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猜射、投师、创作、编刊、主台、交游、研究、著述,乃至结累累硕果、成一代大师的灯谜之旅。                             

   中国的广东潮汕地区,从“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为地方官,驱鳄鱼、除民害,推行教化文治以来,“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由于文风鼎盛,名士辈出,潮汕一带很早就享有“邹鲁之滨”的美称。即灯谜一道,这块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热土上,近世便孕育了谢会心、翁松孙、吴浩水、庄容川、胡寄云、邱振宗等许多宗师高手。郑百川就是在如此深厚的文化氛围和灯谜风气中,一面师从邱振宗先生学艺,并虚心求教于吴浩水、胡寄云等老辈谜家,一面认真研究、汲取《评注灯虎辨类》这部“谜学津梁”之精华,倾心进行创作。得天独厚,不走弯路,加之他个人所拥有的独特文化气质:厚重、勤奋、睿智、精纯、超脱,以及他工诗、能书、善画、通印等因素,造就了他在灯谜事业的成功与辉煌。                
   郑百川的三十年从谜生涯,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1972年秋至1984年夏是郑百川从谜生涯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郑百川一边学习制谜,步入创作实践,一边在本地区城乡间频繁地参加并主持群众谜会,通过猜射别人的谜作来启发自己的创作思路,也通过让人猜射自己的谜作来检验其艺术性和生命力。同时,他先后精心编辑且亲自用蜡板刻印出《彩塘灯谜》、《春风集》、《春简浪花》、《戊午春灯》、《戊午秋灯》、《开襟集》、《待菊集》、《红叶集》、《鼓噪馀音》、《得秋集》、《当春集》、《虎尾春冰》、《玉简谜集》等十几种内部谜刊,并又搜罗整理乃师邱振宗之遗作编印出《炉边集》,批注翻刻泰国华侨李文宾之《灯谜二谈》。这数千册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谜书刊,既分润身边四围谜友,又从邮局寄赠全国各地灯谜组织。这段时期,百川经过不断探索和思考,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带有研究命题的文章,诸如《印谜溯源》、《<镜花缘>的灯谜及其他》、《朱耷的诗画签押与灯谜的关系》、《射覆·赋·赋体谜》、《开拓谜路话诗钟》、《从版本不同说到“亥豕”》等。其中尤以《“直道相思了无益” 》与《法门·流派·多师》二文,一在关于“别解”的作用上强调:“谜味来自于别解”,“把别解摆到‘谜的灵魂’位置上来”;一在技法运用与灯谜流派的问题上主张:“兼擅各法,不拘成法”,“各流派以其特色见长,但也因有所偏爱而暴露缺点,门户之见妨碍谜学的交流和发展” ,观点明确,阐发有力,在谜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84年秋至1992年秋是郑百川从谜生涯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郑百川从闭门造车的书斋,走向才子荟萃的谜坛,从零星闪光的思索,转为系统理性的思辩,实现了谜学造诣的自我超越。1984年10月,安徽省合肥市主办的“庐州谜会”在徐霞客称之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黄山举行,全国各地谜友风云汇聚。百川毕生第一次走出潮汕,参加谜坛盛会。也许是黄山的钟灵毓秀感染和激发了他,他不但由感而发,写下了《谜会开上黄山的联想》,而且他的制谜构思也如黄河之水滚滚而来,奇思妙想竟无穷尽,在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进入了成熟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漳州“首届中华灯谜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及“中华灯谜艺术馆”的隆重开馆,百川频频外出,积极参与全国较大的谜事活动,足迹远及河北、北京、辽宁等省市。同时,潮州市灯谜协会的成立,作为该会会长的他,创办并长期参与编印会刊《谜潮》。这八年时间内,他又分别以或郑重、或诙谐之笔调,写出了《历史文化是灯谜的源泉》、《“发昏”十三章》这两篇颇有份量的文章。前者乃按“产生灯谜的历史文化背景”、“具体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灯谜活动”、“深远的历史文化滋育着潮州灯谜”三个方面,由远及近、从古到今地论述了历史文化与灯谜发展之关系,具有不可多得的谜史资料价值;后者则就谜艺扣合技巧及利弊、考证、评鉴诸方面,用十三个短篇娓娓而谈,对于指导并促进灯谜创作裨益良多。

   郑百川从谜生涯的第三阶段是1992年冬至今,其间共历十年有馀。这一阶段,郑百川通过大量理论文章和灯谜作品,完成了由灯谜专家向谜学大师的转变。郑百川把视野从海内转向海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大陆与台港海外逐渐开展谜作交流的基础上,1992年11月25日,他偕澄海张哲源作为首批大陆谜家,经由香港至泰国谜界进行友好访问。在曼谷及清迈府等地,他们受到了泰华谜友的热烈欢迎,并参加了“春灯夜谭联欢”、“退思文虎社雅集”、“林氏西河谜苑会猜”,以及由泰国潮州会馆隆重举办的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泰国大型跨国灯谜盛会。嗣后,他又于1996年2月、1999年3月先后出访新加坡谜界和台湾地区灯谜联谊会,无论是在星洲的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还是在高雄、台南、台北的文化中心或庙会场所,他都悬谜主鼓,设坛讲学,与同道互切磋,与猜众共欢乐。因此,他是新时期以来对台港及海外华人社会的灯谜活动进行考察,并开展谜艺交流的捷足者。这十年也是郑百川艺术上炉火纯青、理论上大有建树、事业上硕果累累的十年。这段时间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安徽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他的《郑百川灯谜选注》、《中华谜语丛书·人名谜》。因有感于前人在谜话集中所提及的制谜戒忌之不详、不确、不完整,并受到当代新兴学科“比较文学”的启迪,他经过数年探讨、不断总结,几易其稿,终于推出了一生之力作《谜病例话》。该文从创作实际出发,罗列出“面底相犯”、“倒置扣合”、“以偏概全”、“用典错误”、“晦涩艰僻”、“支离杂凑”、“神气不即”、“褒贬失当”等三十种谜病,并一一举例分析,填补了灯谜批评之空白,为逐步构建完整的灯谜学理论建树甚伟。

   郑百川平生制谜近万,仅其收入《灯谜选注》和《百川谜薮》中可统计者,即达六千则之夥;其馀散载于国内外各种谜刊谜集及专题制作以应约于各类赛事者,恐亦不在少数。一定的作品数量,是作品质量的保证。那些偶有一二小巧之作、箧中却存废谜三千的人,与“谜家”二字当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若细心把玩百川的谜作,于琳琅满目、层出不穷,“撩乱红紫开繁英”之际,我们当可发现,一是他始终注重别解,深谙别解三昧,以别解传谜之神,生谜之趣;二是善于积极捕捉新事物为谜材,不断开拓新思路,以新引人,以新制胜;三是对众多法门不存偏见,坚持“法无好坏,施法在人”,由此而娴熟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已臻化境;四是主张多读书、多充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因能驱使诗词成句作面,名章俊段,随手拈来;即偶有自撰,亦文采斐然,不工而工。其谜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且不事涂泽。底面扣合铢两悉称,浑若天成;读后令人馀香满口,回味难尽。所以然者何?盖其颇似“(韩)退之诗,大抵才气有馀,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之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其创作风格,亦“若母群物而腹众才者,风气固不足以限之”(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郑氏的谜艺独领风骚,遥执牛耳,在大陆为众所仿效,俨然成创作之主流;于海外亦深受推崇,影响所及,甚至台、泰谜风几亦为之一变。因此,有人称誉他是“当代谜坛典雅派的代表人物”、“新时期灯谜学科的带头人”。我们认为从郑氏的身上,完全可以看到一部近三十年灯谜复兴和谜艺发展史的缩影;而他与柯国臻则无异是这段历史时期内大陆最优秀的精英谜家之代表,是当世谜学艺术皇冠上两颗璀璨的明珠!
 
 
被酒莫惊春睡重(书名) 醉卧长安
  【注析】清·纳兰性德《浣溪沙六首·其五》云:“谁念西风独白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谜面即撷自此。据说这是纳兰容若悼念其元配夫人卢氏之词,“被酒莫惊”云云,实写作者怜惜体贴妻子醉酒卧榻,而不欲惊破她浓重的睡意之情景。因此,谜底乃别解书名中地名“长安”为“长时间安睡”之意。
  【点评】不雕不饰,温馨华美,典丽隽永,纯然富贵人家气象!
 
 
犹为离人照落花(电影名) 月亮少女
  【注析】面出唐·张泌七绝《寄人》。据清·王士稹《五代诗话》第三卷引《词苑丛谭》述:“张泌仕南唐为内史舍人,初与邻女浣衣相善,作《江神子》词云:‘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眉轻。高绾绿云,低簇小蜻蜓。好是问他知得么,和笑道,莫多情。’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寄绝句云:‘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又据清·冯金伯《词苑萃编·纪事》引《古今词话》说,当这位已经“别字”,名叫“浣衣”的姑娘读到张泌寄给她的诗柬时,亦不禁“为之陨涕”,伤感不已。谜之扣合,系用题面承上,擒出一个“春庭月”的“月”字,而“女”字显系指诗作者的梦中情人“邻女浣衣”;“亮”字与“少”字当作重点别解:“亮”转形容词“明亮”义,“少”异读shao变“缺少”义。“月虽多情而特别明亮,却缺少相伴于庭前的心上女子”,此即为底面结合之意蕴。
 
 
不破楼兰终不还(中药名冠数量) 一克当归
  【注析】面出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汉时西域城国,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县东南尚存其城遗址。谜底从反面贴合面意,作“一旦攻克(楼兰),便当归来”释。其中量词“克”,别解为“战胜、克敌”。
  【点评】反衬之法,贵在题面蓄势,必作“会挽雕弓如满月”状。此谜所蓄之势,非但题句有,亦且暗蕴上句“黄沙百战穿金甲”。将士百战而金甲为穿,其目的乃是“破楼兰”,尽早结束这漫长而艰苦的边塞战争,以使“良人罢远征”。故作品读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亦是题面能蓄雷霆万钧之势,贯注全神而发之结果也。
 
 
酒卮中有好花枝(体育奖项) 傅其芳杯
  【注析】宋·邵雍七律《插花吟》之首联云:“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酒卮里映入馥郁扑鼻的一枝鲜花,无疑是“傅”其“芳”香于“杯”中了。姓氏“傅”,可通假作“附”(依附、附着),亦可作“靠近、接触”释(如《孙子·十问》:“或傅而佯北,而示之惧。”即谓接近敌军)。“卮”,乃今之杯类器皿。
 
 
相如已定题桥志(成语) 司马昭之心
  【注析】唐·许浑《寄湘中友人》诗云:“相如已定题桥志,江上无由梦钓台。”“相如题桥”,亦作“相如题柱”,典见《太平御览》卷七十三引晋·常璩《华阳国志》:“升仙桥在成都县北十里,即司马相如题桥柱,曰:‘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按,今本《华阳国志·蜀志》载作:“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谜底是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半,今顿读为“司马/昭之心”;“司马”移指司马相如其人,“昭之心”则谓彰明、显示其心愿、志向也。
 
 
乌纱白扇俨然官(聊斋目三) 土偶、象、大人
  【注析】齐白石大师生前有题画诗云:“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此乃题咏其所绘玩具不倒翁者,然托物喻意,深寓嘲讽、鞭挞之旨。谜底三目缀合,联词成文,犹言泥偶状似官大人也。其中“象”乃由动物名转“相似、好像”义,“大人”亦由巨人之谓别解作下人之称官吏。
  【点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画韵谜趣,悉生腕底。
 
 
雁不到,书成谁与(调味品冠规格) 特等鱼露
  【注析】谜面出宋·张元斡《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词之下半阕:“凉生岸柳销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古人常以雁足系帛书以传(事详《汉书·苏武传》等);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又以鱼儿能捎书信,而与雁传书并用,称为“鱼书雁札”、“鱼雁往返”,音讯断绝则称“鱼沉雁杳”。今将谜底“等”字、“露”字均作别解:“等”由“等级、等次”变为“等候、等待”义,“露”由露状物之名词转为动词“露身、露面”义。故面言:“雁不到,书成谁与?”底则答曰:“特地等待鱼儿露面。”
  【点评】此谜从对面写出,有情有义,其妙无殊“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张芦川的一腔抑塞磊落之气,庶几可以平服消散三分矣。
 
 
北来雁阵穿千山(字) 嵊
  【注析】题面字词中,“北”字,“千”字,“山”字均实取其形体,“雁阵”则以“人”象形之;“来”、“穿”乃作抱合词,用以串连“北、人、千、山”四部,共同组成谜底“嵊”字。
 
 
台湾出口蝴蝶画(字) 泓
  【注析】我国台湾岛盛产以蝴蝶贴为主要图案的工艺品,每年出口量极大。谜以“台”与“湾”作母字,并析之为“厶”“口”、“氵”、“亦”、“弓”五部;“出口蝴蝶画”,犹言摒除一“口”字以及一“亦”字――“蝴蝶画”则别义用简笔画蝴蝶之形状,此非“亦”形而何?“台湾”中,拆出“口”及“亦”,所馀三部,正是底字“泓”。
 
 

包胥哭秦庭(兵役用语) 申请退伍
  【注析】谜面事见《左传·定公四年》:伍员(字子胥)从楚国逃亡,立誓要替父兄报仇而灭亡楚国。“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秦伯使辞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师乃出。”又《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七回“泣秦庭申包胥借兵,退吴师楚昭王返国”叙此事甚详。今将谜底据典别解,意犹:申包胥乞请秦国打退伍员。其中首一“申”字与尾一“伍”字,分别借指包胥、子胥之姓氏。
   【点评】谜底仅区区四字,却有二字正好扣住二位故事主角,且馀之“请退”,亦颇足以赅括事件主体,所谓不粘不隔,不温不火,大处落墨,浑合无间者是也。本谜堪称运典之能品,无怪乎当代“20世纪百佳谜作”中有其“三独坐”的一席!
 
 
万里之路,始于此桥(交通名词) 起步费
   【注析】今四川华阳县南,有一座“万里桥”。古代蜀人入吴,皆取道于此。三国蜀汉费袆奉使去吴,诸葛亮送之,祎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后因以为名(据晋·常璩《华阳国志》等籍)。因题面是费袆之语,且语意为自此桥开始上路,故谜底可别解作:起步者,费袆也。
 
 
想嫦娥,西没东生有谁共(体操术语) 月久空翻
   【注析】面出王实甫《西厢记》二本四折中崔莺莺所唱《小桃红》曲词:“玉容深锁绣帏中,怕有人搬弄。想嫦娥,西没东生有谁共?怨天公,裴航不作游仙梦。这云似我罗帏数重,只恐怕嫦娥心动,因此上围住广寒宫。”嫦娥喻月;月儿没于西而生于东,自古以来,只孤单单独自儿在绕着地球旋转。故底语可依此顿读为“月/久空翻”,别解作“月亮很久前就在空空地翻转”之意。谜底本是以体操健将李月久命名的一个高难度动作。
 
 
天子呼来来不上船(围棋术语) 白大模样
   【注析】面出杜甫七古《饮中八仙歌》描写李白的一段:“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诗写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于龙舟中召见(此未必是事实,但十分符合李白的思想特点),他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由此,谜底之“白”可借作李白之名,“大模样”乃状其豪迈不羁,表现其不畏权贵的叛逆性格。
   【点评】活脱脱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王侯的“李谪仙”艺术形象奔来眼前!读此,当知民国谢云声谓谜“无文章之用,而撷其精华;无诗词之功,而深其趣味。此盖宇宙间灵机之偶泄者,人籁亦天籁也”,诚大有见地!
 
 
无限风光在险峰(成语) 高山景行
   【注析】毛泽东1961年9月9日所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谜以其诗末句为面扣底,谜底当顿读作“高山景/行”。因仙人洞景观位于庐山牯岭西侧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上,故曰“高山景”;而其景苍松虬蟠,怪石参差,钟灵毓秀,风光无限,人见之必当叫一声好,故此一“行”字又可化为称许、赞可之义。
 
 
身上无有完肌肤(经贸名词) 创汇集体
  【注析】杜甫于其七古《哀王孙》中描写在安史之乱中流离逃窜的唐室王孙云:“腰下宝块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今取明白如话的“身上”句作面,底须顿读如“创/汇集/体”。其“创”乃指“创伤”,“体”则谓“身体”,中之“汇集”自成一词。底意犹:创伤汇合集聚在身体上。“创汇集体”本指创造外汇的群体组织。

  
二十年前旧板桥(成语) 郑重其事
  【注析】清代杰出诗人、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四十多岁中进士做官以前,就在扬州卖过画;六十岁左右从潍县罢官返乡,遂治一画印曰:“二十年前旧板桥”。谜底即据此别解,意作“郑燮重新开始他的绘事”。
  【点评】“二十年前旧板桥”句,本出唐·刘禹锡《柳枝词》。郑燮借之用作印文,一为诗句中“板桥”二字正符其别号,二为“二十年”恰合他“一官归去来”的时间。今谜作再由郑燮印下挪借之,虽属“二传手”,却也“一传到位”,就郑事说郑事,与看花刘郎“春江一曲柳千条”原无涉也。
 
 
又将愁绪一半分(字) 释
  【注析】题句中,“又”字明用;“愁”字之头绪部为“禾”;一个“半”字分作两下,上部左右两点移嵌入“禾”中成“?(释字左旁)”,主体部之“?(释字右下)”置于“又”字下方,并与“?(释字左旁)”字合成,便为谜底“释”字。
 
 
六桥如画隔远芳(字) 蒡
  【注析】题面“六桥如画”顿读作“六/桥如画”,“六”直用其字形,“桥如画”犹言以象形之笔勾画一座桥,此即“冖”;“隔远芳”,别义指“芳”字上下隔开,使之远离。将“六”、“冖”两部相叠,并置入上下疏离后的“芳”字中,即合成谜底“蒡”字。
  【点评】以上二则字谜,均为作者精心构思、涉笔成趣之作。“增损字素,条分缕析,有如抽蕉剥笋;离合总括,严谨清晰,底字和盘托出”(借用山西谜家杨耀学语)。然若言其手法纤巧,拆解出奇,针线绵密,工力独到,则以“释”字谜为胜;倘论其撰面意境优雅,如诗如画,扣合圆融,修月无痕,当推“蒡”字谜为先。

  
绛纱坐帐谈名理(哲学名词) 马列学说
  【注析】面出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其十一》:“绛纱坐帐谈名理,胜似麻姑背痒搔。”句中“绛纱坐帐”,系用东汉学者马融授徒之典。据《后汉书·马融传》载:融,字季长,扶风人。“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由此可将谜底别解作“马融罗列学子以说教”之意。
 
 
一将功成万骨枯(象棋术语) 卒多能胜
  【注析】唐·曹松七绝《乙亥岁·其一》云:“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谜取其末句为题。此言将军作战获胜而荣封列侯,乃是用牺牲数以万计士卒性命的高昂代价换来的,故谜底首一“卒”字,应由象棋子别解为“死亡”。全底意犹:死亡者多,便能取得胜利。
    【点评】疾苦苍生,沉著凝重。读此谜,耳畔似闻“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蠙《吊万人冢》)之深切挞伐和无尽浩叹!
 
 
零丁洋里叹零丁(社会现象) 文山会海
  【注析】宋·文天祥七律《过零丁洋》云:“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为其颈联之下句。零丁洋,在广东珠江口,亦作伶丁洋。约于祥兴二年(1279),文天祥作为元军的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因感洋名“零(伶)丁”,恰与其孤苦伶丁之心境相符,遂作此诗。谜底“文山会海”本讽喻“公文多,会议多”之政务现象。今将“文山”别解作文天祥之号(天祥字宋瑞,号文山),“会海”则指遇会于名叫“零丁”的海上(“洋”与“海”通义)。

  
隔个窗儿滴到明(市招) 通宵夜点
  【注析】据《绿窗新话》卷下引《古今词话》载:“李公之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娼也,质性慧黠,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之别,饮于莲花楼,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君住,奈何无计随君去。’李复留经月,为细君督归甚切,遂别。不旬日,聂作一词以寄之,名《鹧鸪天》。李在中路得之,藏于箧间。抵家为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募。后往京师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捐其妆饰,奉承李公之室以主母礼,大和悦焉。”这首为李之问妻子所激赏,甚至欣然出奁资促夫娶其作者归的宋词名篇,即《鹧鸪天·寄别李生》:“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或作‘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一作‘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谜底据面顿读作“通宵夜/点”。“点”字,乃由“点心、食点”别解成泪点和雨点;“通宵夜”,则从“滴到明”以见其时间达一整夜。
  【点评】本作以底助面,更增面句凄凉哀恻气氛;以景衬情,益见情应景生,情景交融。“全谜底面浑成,语言清澈如水;扣合自如,谜味馥郁似兰”(吴仁泰语)。
 
 
夜闻猛雨判花尽(启事用语) 知其下落者,必有重谢
  【注析】面出唐·温庭筠七律《春日偶作》之颔联:“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底本为寻物或寻人启事中惯用语,经别解,关合面句意犹:判知夜雨猛落之后,必有花儿凋谢殆尽。其中三个动词,“下”与“落”均状降雨,“谢”则专指花谢。
 
 

读书莫学流麦士(毛泽东词) 不要这高
  【注析】《后汉书·逸民传》载:“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高风只顾读书,连暴雨冲走了麦子都没有发觉。后世遂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或嘲谑书痴;又用“流麦士”称不知变通、不明学以致用的书呆子。此如题面所引苏轼《送公为游淮南》诗句“读书莫学流麦士”中的“流麦士”即是。底词见于毛泽东《念奴娇·昆仑》之下半阕:“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高”字原指昆仑山之高拔峻极,今据题面典故解作人名“高凤”。底意犹:不要学这个书呆子高凤。
 
 
如飞两脚荡红尘(古文) 亦足以称快世俗
  【注析】面出《水浒传》第三十九回中赞神行太保戴宗之《西江月》词:“仿佛浑如驾雾,依稀好似腾云。如飞两脚荡红尘,越岭登山去紧。 顷刻才离乡镇,片时又过州城。金钱甲马果通神,千里如同眼近。”底文见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本谓曹操、孙权等三国人物留传下来的英雄事迹,“也足以使世俗的人称扬畅快”。入谜则别解“足”字指人之脚足,“快”字作“快捷”之义,并用“世俗”来映合面上“红尘”。
  【点评】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此谜劲健骏发,非仅从面境传来,即底亦字字铿锵,自有筋节在。
 
 
平林寂寂迷烟霭(水果名) 柠檬
  【注析】题句“寂寂”会意“宁”(静谧无声),“迷烟霭”会意“蒙”(云遮雾掩);“林”字为两木并列,若“木”、“木”平行移就“宁”与“蒙”,则组成“柠檬”。
  【点评】任尔南拳与北腿,融为“迷踪”(据云近代武术家霍元甲曾创迷踪拳”)只一家!
 
 
溥仪前四十载义无可取(中药名) 薄荷
   【注析】题面似言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前半生之所作所为殊无义理可取,其实却用面上字部拆离拼合以成就谜底。首须将面句断读作“溥仪前/四十载/义无/可取”,理解为“溥仪”二字之前,载上“四十”(此即“艹艹”,盖两个草字头形若四个“十”也),再开缺其中“义”,取“可”置换之,便成“薄荷”二字。
 
 
由来共作眉山远,画阁中(现代史人) 黄公略
  【注析】题句别义:“由”字来与“共”字,此为“黄”字。“眉”形如“八”;“山远”犹“远山”,形“厶”;上下相叠为“公”字。“画”字、“阁”字之中心部乃“田”、“各”,两部相合为“略”字。
  【点评】此类以离合为主要手法,谜底扣以两字及两字以上词汇,实质却是逐一或连串刻画单字的谜作,固然也须讲求构思精巧,析字清晰,合形完整,但尤其注重面句之撰结:第一要含蓄蕴藉,别有寄托,耐人寻味;第二要文字清新,意境优雅,如诗如画。即如上一谜之借史实评论而思深力锐、会心独远,本谜之纤秾逸丽、语新意工,犹读宋人之婉约词,此皆非腹笥丰厚且老于斫轮者莫能办也。
 
 
惟有功名忘不了(新闻界称谓) 官方记者
  【注析】面出《红楼梦》第一回中跛足疯道人口念之《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功名,原指功绩和声名;后来科举时代,则称科第为功名。因有了功名便可入仕做官,故功名也即是官的代名词。今据面将底顿读作“官/方记者”,意思别解为:只有官帽子方才能牢记不忘。其末一“者”字轻读,由名词虚化为语尾助词。
 
 
蜀山兀,阿房出(日本名人) 宫本显治
  【注析】唐·杜牧《阿房宫赋》开头即云:“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译其意则为:六国诸侯被消灭以后,全国就统一了,秦始皇下令砍光了蜀山的树木,建起了阿房宫。蜀山,蜀地之山,在今川陕边界的山脉;兀,山高而秃,此乃秦人砍伐之结果;出,有“横空出世”义。雄伟高大,“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之建成,本就显示出天下已归一统大治了,故底之“宫/本显治”即作是解。谜底人名,系日共前领导人。
  【点评】本谜气象巍峨,横绝太空,沉稳浑厚,豪而不放,诚如司空表圣所誉者:“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休恨别人不关心(歌曲名) 把根留住
  【注析】题面系结撰而成。其表层含义是:莫要怨恨他人不关心自己。解谜则取:以“休恨”二字作拆损之母体,从中先别离去“人”,再丢弃掉“心(忄)”,所馀“木”与“艮”二部相合,即为“根”字。其中“不关”当作“不关联”释。而谜底之歌曲名亦须相应别解:原指实物树根,今则指“根”这个字。
 
 
妾心古井水(电视剧名) 小镇风波
  【注析】唐·孟郊《烈女操》云“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底顿读为“小/镇风波”。“小”谓小妾,扣面一“妾”字;“镇风波”,“镇”字化为动词,义犹“镇压、抑制”,“风波”乃比喻心情动荡不安,亦即起伏澎湃的心潮。
  【点评】面为诗中佳句,底则通过别解切合题面,且机巧万端。莫非编导因诗句而触发灵感,得此电视剧名,要不怎会如此天然翕合?面以“古井水”比心性,底以“风波”喻心潮,真可谓“比”“比”皆是。读之解之,深觉谜中情趣盎然,大有“佳馨出尘妙香远”、“天机流露出精神”之妙。前人仿论画之例,曾将谜分为神品、能品、逸品,此谜当属逸品而具神识者。
 
 
回首未快双眸,错,错,错(交通警语) 一慢二看三通过
  【注析】题面与谜底作分段扣合:“首未快”会意“一慢”(“首”为第“一”),“双眸”乃合“二看”(“双”数为“二”)。“错”,过错也,可扣“过”;“错,错,错”因以扣“三通过”(一连三字通通是“过”)。领头之“回”字,则暗示需要“回互”其辞。
  【点评】此等刁钻底材,凡手罕有不束手者,唯大家方能知难而进,揉直使曲,运斤成风,变化自如,得此“人人目中有,人人心中无”的佳构。
  本谜抑扬顿错,文采风流,直夺陆游、唐琬之笔致矣!
 
 
寸土不丢保村庄(字)床
【注析】题句犹言“寸”字、“土”字如不丢失,当可保持“村庄”之各部笔画完整无缺。盖“村庄”二字,乃由“木”、“寸”、“广”、“土”四部组成;倘若弃其“寸土”,馀虽可拼合谜底“床”字,但对“村庄”而言,实难保全也。
【点评】本谜假设合理,逻辑严密;出语极壮,气撼山河,答底明确,不容移易,诚所谓“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是也!
 
 
荷喧雨到时(运动项目)定点跳伞
【注析】“萍皱风来后,荷喧雨到时。”此是唐·温庭筠《卢氏池上遇雨赠同游者》诗中的两句。大雨来时,雨珠倾注于荷叶,由于叶面油滑,遂形成了晶莹珠点在伞状的叶面上跳掷动荡的情状,此即谜底之别解意:一“定”是雨“点”乱“跳”于叶“伞”上———“定/点跳伞”!
    【点评】谜亦有充分调动形象思维而作广泛联想,以见其精神意趣者,本谜当是此类之佼佼者。试思,底中一个“跳”字,牢牢擒住面上一个“喧”字,有声,有色,具形,具意,如睹·陈老莲丹青妙绘“留得枯荷听雨声”,如聆琵琶女拨弦急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其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者,谜之魅力所致也!
 
 
博浪踵相踪(成语)刺刺不休
    【注析】周恩来于1914年所作五绝《春日偶成·其一》云:“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题面系此诗之末句。博浪,即“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是张良遣力士行刺’秦始皇的地方。据《史记·留侯世家》载:“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踵,指脚后跟。面句原是说刺杀秦始皇的人一个跟着一个,因此谜底将形容人说话罗嗦样子的形容词“刺刺”别解作“接连行刺”之意。
 
 
八载桑梓别(日本政治名词)三权分立
    【注析】运用字形离合法成谜。题句别义为:“八”字载于“桑梓”二字中,须别离去一部分。而“八”加“桑梓”,按笔画增损字素,重新搭配的结果是:虽出现了三个“权”字,但又多出了一个“立”字。于是乎谜底曰:“三‘权’分‘立”’。 
 
 
 
连峰去天不盈尺(京剧目·卷帘格)逼上梁山
【注析】李白于七言乐府《蜀道难》中,极力形容蜀道之高危,有云:“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谜底依格卷作“山梁上逼”。“山梁”即指山脊,亦山之最高最险处;“上逼”意如“向上逼迫”,乃至距天不足一尺也。
    【点评】刻画逼真,描摹酷肖;动感强烈,诗境重生。“使人听此凋朱颜”,“不如早还家”!
 
 
榜头一字易千金(电影导演)李安
    【注析】《史记·吕不韦传》曾载有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写成《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之事。今谜面依此而拟,然却不涉及典故,只取离合法扣底:“榜”字头部为“木”;“千金”词意指“女”;一个“字”字乃上“宀”下“子”,经变易分置于“木”与“女”之下,即得“李安”。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