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云霄七旬老人首创“专题节目灯谜” 让作品说话(张铁城)
发表日期:2015-6-17 23:03:10 阅读人数:172添加收藏

  昨日,笔者走进云霄县塘坪路的小巷,兜兜转转,来到张铁城先生的工作室。眼前这位老人穿着朴素、慈祥和蔼,正在整理自己多年来创作的专题节目灯谜手稿,打算汇集成书。“我的灯谜会说话。”老张笑着说。
  张铁城是云霄县灯谜协会的创始人,从1992年开始,已担任了五届会长。每逢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许多人会专程到云平路县财政局门口这个固定的地方,看他主持谜会,并进行猜射。
  张铁城现年71岁,自幼深受家庭书香熏陶和家庭灯谜濡染,从小博览群书,喜爱灯谜。13岁时,略知谜径,开始外出猜谜中奖。年稍长,每逢节日,城关大街开设18处谜坛,他便走马灯式跑遍各坛,快速猜射,收获不少。
  传统灯谜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多为单则灯谜或专题单则灯谜,被许多人认为是“雕虫小技”“短小一则,意境局限”。爱好灯谜的张铁城决意突破灯谜的局限性。经过30多年的研究,他首创“专题节目灯谜”这种新形式,让“作品”说话。1978年,首个专题作品《追鱼》便得到群众的好评。1982年,《宝镜篇》刊登于漳州《虎啸》第12期。2002年秋,《专题节目灯谜西厢记》荣获漳州市首届水仙花文艺创作奖铜奖。自此,张铁城的专题节目灯谜情结“一发不可收拾”。
  所谓“专题节目灯谜”,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创作写下一则则谜条,把所有的谜条按顺序连缀读起来,就是一篇文章,或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它可朗读,可竞猜,可展猜,猜打时,自始至终能保持谜文的完整性、兼收猜射与观赏的双重良好效果。“它是谜与歌、诗、词、戏曲、文章相嫁接的产物。”张铁城介绍。
  1978年至今,张铁城创作的专题节目灯谜多达56个篇目,谜作手稿垒砌起来高42厘米,摊开来铺满10多平方米的斗室。他创作的专题节目灯谜《卜算子·咏梅》,其中以郭沫若词句“万紫千红结队来”为谜面的辐射谜,谜目达66种,谜底达68则,创下全国辐射谜之最;从谜58年,张铁城创作的谜作不少于6万则。张铁城被漳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漳州市优秀灯谜艺术家”荣誉称号,他的事迹及一些谜作被收辑入《中国当代灯谜艺术家大辞典》。
  如今张铁城已过古稀之年,仍每日手不释卷,常看电视、电脑,了解时政大事,跟上时代脚步。《诗词格律》《历代文选》《桃花扇》《聊斋志异》等各种书籍在他的寝室、工作室、厨房随处可见。随手拿起一本,里面放着书签做记号。
  “要常阅读,多揣摩,多思考,从书中寻找灵感。”张铁城告诉笔者,年纪大了,生活上的事开始会忘东忘西,但是对灯谜,他一直过目不忘。灯谜已经融入他的血液,他把灯谜当做自己一生的事业去从事、去热爱。
  身为云霄灯谜协会会长,张铁城热心家乡的灯谜事业。他创办了《云霄谜苑》刊物,并在《云霄乡讯》开设“灯谜欣赏”及“谜格讲座”,年年期期都有他的作品与文章。他广泛发动征订谜刊及购买谜集,为的是让灯谜爱好者更多了解全国各地灯谜活动态势及谜艺风格。在他的带领下,云霄县灯谜协会会员逐渐壮大到128人。
  张铁城说,如今喜欢研究灯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对于灯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他有担忧,却仍寄托希望,“此生只为一个情,愿托谜花报春晖。”

  ☉郑柏玲 文/图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