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所有
斜杠大叔卢志文的字谜新作(郭少敏)
发表日期:2021-3-1 13:27:14 阅读人数:450添加收藏

和斜杠大叔卢志文相处,除了教育,总是绕不开各种文艺。

其中有一项就是他的挚爱、偏好——灯谜。

听他演讲,灯谜是妙趣横生的引子,寓教于乐,点出主题。

上他的年课堂,猜谜是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是网友们热捧的重头戏。

跟他喝茶、闲聊,出谜、猜谜,笑料、包袱,不经意间,就会突然来袭。

今天读到新校长传媒上卢总的一篇新作——未来教育,谁执“牛耳”?不出所料,果然还是以谜作引,带出教育主题。

卢总在文中引用了不少灯谜,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开篇第一道,卢总本人的新作。

二纵一连三排,
曾因战败被裁。
谋得一官半职,
首长左右听差。
      (打一字)

谜底:耳

这一段朗朗上口的叙事体谜面,貌似在说一位部队军官,战败后工作失而复得的故事,其实却暗藏机关,句句紧扣“耳”字。

第一句明里在说部队番号,暗中却在刻画“耳”的笔画。二纵相当于两竖,两竖连着“一”排上“三”,恰好可以组出“耳”字。

第二句“裁”字别解,由“裁员”转义为“裁割”,暗指古代战争,为了记军功,曾用割耳这种残忍的方法。当然,割的是俘虏的耳朵。

第三句“一官”和“半职”刻意曲解。“一官”暗指“一种器官”;“半职”暗指“半个职字”。半个“职”字,不是“耳”就是“只”,既是一种器官,那就肯定是“耳”了。

第四句全句都要别解,“长”字还要改变词性。说头上长出左右两边,负责“听”这个差事,把“耳”的位置和功能全交代了。

深度分析一下谜法,发现这是一个运用“文物结合”做出的字谜佳作。

什么叫“文物结合”呢?就是一谜之中,兼有文字谜和事物谜两类谜种能用到的手法。

第一句、第三句,用的是文字谜的手法,侧重于谜底的文字属性,在“耳”字的笔画、字形、字义上做文章。

第二句、第四句,用的是事物谜的手法,侧重于谜底的事物属性,描写了“耳”字作为“耳朵”解释时,这种“物”的性状、特征、功能,甚至还写到了它的历史。

物谜的手法,一般是拟人、比喻、夸张等,谜面文字表达很少有文谜特有的共性——别解。

但本谜的物谜部分却处处隐藏着别解,谜面声东击西,达到了一语双关的极佳效果。可以说,哪怕写物谜,也是谜味十足、妙趣横生,成了这个作品最打动人心的亮点。

回顾一下谜史,其实字谜创作的“文物结合”,早已有之。比如鲍照的“井”字谜(二形一体,四支八头,一八五八,飞泉仰流),只是不知为何,当今的谜人,却几乎把这种技巧忘记了。

下面几个字谜,也是“文物结合”,感兴趣的网友,不妨猜一猜。

有些写事物谜时,还用到了别解,你知道是怎么别解的吗?

外表有多少,
心里不知数。
平时就爱吹,
哪都待不住。
      (打一字)

一半就是皮,
一半土又土。
出双还入对,
心里常满足。
      (打一字)

五行排在最先,
五方不是四边。
就算回到起点,
可惜不是从前。
      (打一字)

伸头还要翘尾,
身上长着四嘴。
走进千家万户,
带给人间光辉。
      (打一字)

上头装一正形,
底下一副凶相。
就为吃一顿饭,
上下撕咬干仗。
      (打一字)

一个字少一捺,
一个字多一撇。
有的人想它涨,
有的人盼它跌。
      (打一字)

一字本来都认识,
一日不写成生字。
白天看它不清楚,
看它要到夜晚时。
      (打一字)

左边像右不是右,
右边像左不是左。
声音像铜不是铜,
盖房修路常靠我。
      (打一字)

不青不白不红黄,
非猪非鸡非牛羊。
只要把它说出去,
它就消失没商量。
      (打一字)

说是错已过了半生,
说是苦只在心里藏。
这细细的身儿,亦自刚强。
谁料到情牵一线,望眼欲穿,
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
      (打一字)

网友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闽ICP备13010859号
Copyright © dengmi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灯谜文化网 版权所有
Email:963694202@qq.com